什么时期出现倭寇?倭寇与元朝和明朝的关系?( 二 )
出生于贫农家庭的朱元璋,经过数十年奋斗后,终于在1368年于南京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明王朝 。明太祖的建国原则是根据儒家学说重建中华帝国,即“中华之主”同时就是“天下之主” 。确立四夷各国向中华帝国朝贡的国际秩序,对于明太祖来说是必须实现的政策,而倭寇问题又是确立这种国际秩序必须解决的课题 。从洪武元年到洪武三十一年,几乎没有哪一年见不到关于倭寇的记载,明太祖在位前期最为激烈,中间有一段缓和期,到后期又激烈起来 。如果把明太祖时期中国的倭寇活动与朝鲜半岛的倭寇活动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连带关系,朝鲜激烈时明朝就少,明朝激烈时朝鲜就少 。这就证明了主体相同的倭寇集团根据时间的不同而改变活动的场所 。倭寇在中国的活动舞台以接近朝鲜半岛的山东沿海最盛,次及江苏,浙江,广东沿海各地 。他们既袭击沿海居民,又掠夺官粮,在明朝做出了与在朝鲜相同的行径 。
明朝为了制止倭寇活动而采取的政策,首先是充实海防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太祖命汤和巡视海岸,在山东,江苏,浙江沿海地区建城五十九座,设立备倭行都指挥使司 。人民四丁抽一为兵,得兵士五万八千七百人,分驻沿海各地 。洪武二十年(1387)对浙江沿海各卫所兵士六万二千八百五十三人,每人赐钞五锭 。次年又在福建沿海设立五个卫指挥使司与十二个千户所,以备倭寇 。在都司与卫所不仅部署防御士兵,还配备了船舶 。洪武二十三年(1390),命令沿海卫所和巡检司一律备船二艘,巡查海上盗贼 。
明朝在加紧对倭寇警备的同时,还开始努力依靠外交交涉使得日本称臣 。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明太祖向日本派遣了第一批使者,但是据说使者在日本五岛附近被贼所杀,太祖通报建国的国书落入水中 。接着又第二次派遣杨载一行人作为使节前往日本 。当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杨载一行在九州登陆,向大宰府南朝征西将军怀良亲王递交《赐日本国王玺书》 。
诏书内容主要有三点:
1、通告明朝建国,要求日本朝贡 。
2、通告倭寇为害中国,要求日本国王携带表文到明朝皇帝那里入贡,若无臣属之意,则要求严厉取缔倭寇 。
3、如果倭寇继续为害不止,明朝就要发兵征讨日本 。
结果就是,怀良亲王杀了使节团七人中的五人,拘留杨载等人达三个月之久,还回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国书斥责明朝的无礼 。
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第三次遣使日本,使者是山东莱州府同知赵秩 。所持诏书与上次没有大的区别,但是叙述了安南,高丽,占城,爪哇各国已经顺天奉命,称臣入贡,强调“华夷之辨”,催促日本进贡,同时送还了明朝擒获的日本僧侣十五人 。征西将军府对此次出使的反应,是洪武四年(1371)派遣僧祖来等九人前往明朝赠送马匹和土产,同时送还被倭寇掳来的中国男女七十余人 。明实录就这次怀良亲王遣使的记载:“至是奉表笺称臣,遣祖来随秩入贡 。”另外明朝作为报答,赐怀良亲王大统历和文绮纱罗 。如果记载属实,颁发历法已经代表了明朝承认怀良亲王为日本国王 。从此以后,明朝方面的文献都用“国王良怀”或“日本正君”称呼怀良亲王 。
洪武五年(1372),带着大统历的明朝使节无逸克勤等人到达日本博多 。但是博多此时已经纳入今川了俊支配下,作为明朝使节交涉对象的怀良亲王已经退出大宰府,固守高良山去了 。明使一行被扣留在博多圣福寺一百余日,了解到了日本南北朝对立的形势,于次年六月到了日本京都 。在京都与室町幕府进行了接触,但具体情况不明 。明朝使节一行在洪武七年返回明朝,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遣使和明朝使节同行到明朝,向明太祖贡献马匹和土产,但明太祖以没有国书为由拒绝接受 。这或许是足利义满希望进行私人性交往而遭到拒绝的 。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左丞相胡惟庸被指阴谋篡夺帝位被捕,牵连者达到一万五千多人,世称胡惟庸之狱 。但与胡惟庸事件相关的“林贤事件”,则是到了洪武十九年(1386年)才暴露 。据说胡惟庸为了举事,先与宁波卫指挥使林贤勾结,伪奏林贤有罪,流放日本,令林贤与日本君臣秘密策划 。随后胡惟庸又奏请恢复林贤官职,遣使从日本招回林贤,秘密致书日本国王,要求派兵援助 。林贤先一步回国,日本国王给僧如人瑶倭兵四百,伪称入贡,献巨烛,中藏火药与刀剑,但如瑶到达明朝的时间是在胡惟庸阴谋早已暴露之后,因此这个计划才没有得逞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真正的唐朝美女长什么样 揭唐朝美女的真相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夏桀是个什么样的人?夏桀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