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是这样走过长征 打得国民党军闻风而逃
1935年9月15日,刘志丹和习仲勋率领的陕北红军迎来了第一队前来会师的战友们,一名脸上有个大酒窝的将军率领部队抵达延川县的永坪镇,揭开了红军陕北会师的序幕 。此时,中央红军还在向吴起镇前进途中 。
这个带着“大酒窝”的红军将领便是徐海东,他率领的这支部队名叫红二十五军 。
如果看红军长征的地图会发现,从豫南到陕北之间,有一条孤独的红线——包括中央红军,二、四方面军主力在内的大部分红军是沿着四川西部的雪山草地北上的,而徐海东等指挥的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更为简洁,是从中原腹地直插北方,因此有人称红二十五军的进军为“小长征” 。
这支队伍,在长征中兵力没有下降,反而越打越多 。
这支队伍,在长征中代价重大,主要领导人不是负重伤便是牺牲 。
这支队伍,在长征中建立了一个新的根据地,包括相当完善的县乡地方组织 。
在这次精彩的远征中,红二十五军的3位主要领导人——吴焕先在途中牺牲,程子华在1955年授衔前便转入地方工作,徐海东则在后世的中国军人眼中成为这支红军的代表人物 。他指挥红二十五军先后和国民党的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陕军、马家军打过仗,打得国民党军闻徐海东便望风而逃 。蒋介石恼羞成怒,称“徐海东为文明之一大害” 。
1941年日本采访人员波多野乾一写作《延安水浒传》的时候,将徐海东称为红色军队中的“神行太保戴宗”,而美国采访人员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
【徐海东是这样走过长征 打得国民党军闻风而逃】徐海东是一名极为彪悍豪勇且军事智慧过人的将领,从北伐攻打汀泗桥开始,他在战争中曾9次负伤,身上有17个弹孔 。他对于地形和战机的把握近乎天成,即便以寡敌众,也经常打出俘虏比自己部队还多的战绩 。有人这样描述徐海东的指挥艺术:“在他所指挥的战役中,失败的时候很少 。而他最喜欢的战法,是一种出其不意的奇袭,总是从对方的侧后方去攻击其中心,使敌人措手不及地溃退 。他这种战法,叫做从肋骨下去抓敌人的心 。”因此,很少有对手面对徐海东的时候想得明白,到底自己对抗的是一头“猛虎”还是一只“狡狐” 。
猛将配精兵 。只有红二十五军这支特殊的劲旅与之相配,徐海东才能真正发挥出势不可挡的威风 。
红二十五军出自鄂豫皖,它本是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 。历经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大规模的第四次“围剿”后,红军第四方面军不得不在1932年10月撤出鄂豫皖苏区,向西北实行战略转移 。此时,还有红二十五、二十七师和各独立团留在苏区,掩护主力突围,是红二十五军的前身 。
留守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部队曾使用过红二十五、红二十七、红二十八3个军的番号,这支部队在艰苦的转战之中渐渐恢复,1933年4月统一编为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政委戴季英,副军长廖荣坤(后徐海东),政治部主任高敬亭,总兵力达到12000多人 。但在随后的七里坪战斗和鄂东北、皖西北中心区保卫战中遭受重大损失,部队仅余3000人,被迫撤至皖西北进行整编,而后向鄂东北转移 。
1934年4月,红二十五军各部在河南商城县豹子岩会合,重新整编,徐海东就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 。退回鄂豫皖的红二十五军如同负伤的老虎,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中苦苦鏖战 。
接到告急的党中央经过对情况的研判,周恩来派出经验丰富的程子华前往鄂豫皖,要求红二十五军进行战略转移 。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主力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北方桐柏山区进行战略转移 。徐海东回忆,部队出发前的总兵力为2987人 。
在出发前,红二十五军狠狠地同四面包围而来的国民党军东北军一零七、一一七两个师和河南军阀刘镇华部两个师打了一仗,仅机枪就缴获了100多挺 。此战吓得刘镇华不战而退,长征开始后第二天,红军便顺利通过平汉线,开始进入桐柏山区 。
值得注意的是,红二十五军在出发前部队进行了整编,由两个师缩编为3个步兵团和1个手枪团,以简化指挥层次 。同时,出于对中央的尊重,听说程子华在中央红军曾担任过师长,徐海东便建议由程子华担任改编后的军长,自己仅任副军长 。这一决定得到了省委的批准,但谦逊的程子华深知徐海东在鄂豫皖的斗争经验,因此几乎毫无保留地在军事指挥方面给予他宝贵的信任,这使红二十五军的作战指挥没有出现波动和混乱 。
推荐阅读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徐晃和曹操关系好吗 徐晃为什么效忠于曹操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徐惠的墓在哪?
- 秦始皇要徐福寻找的不老药到底是什么?
- 徐庶在三国中出场不多但智谋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 晚清官场的送礼惯例 林则徐也收受贿赂
- 林则徐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首倡者
- 金庸大侠、琼瑶阿姨、诗人徐志摩究竟什么关系?
- 梁元帝逼死妻子跟其尸体离婚?徐昭佩怎么死的
- 李世民宠妃徐惠简介 历史上徐惠妃是怎么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