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5G杀手级应用现身!“吃”掉35%的5G流量

文章图片
图1/9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30秒快读
1、近日 , 韩国披露了5G的最新进展 。 数据显示 , 2021年首月 , 韩国5G用户月增量首次超过100万户 , 用户总量达到1287万户 , 环比增加8.6% 。 至2021年1月底 , 韩国5G用户渗透率达18.2% , 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 。
2、LG U+原本是韩国三家通信运营商中最弱势的运营商 , 不过却在5G时代扭转了市场格局 , 从市场第三上升为市场第二 。 LG U+的逆袭 , 受益于VR/AR应用的先发优势 。 当全球都在寻找5G“杀手级”应用时 , 韩国运营商用实践证明了VR有潜力 , 这值得中国运营商借鉴 。
01
“最弱”运营商的逆袭
4G时代 , 韩国三家运营商SKT、KT、LG U+的市场份额大致为50%、30%、20% 。 5G商用之后 , LG U+市场份额得以提升 , 目前稳定在24%左右 。 这得益于LG U+的策略 , 在VR/AR业务方面率先布局 , 押上重宝 。
VR是内容为王 , 毕竟对通信运营商来说 , 制造硬件并不是它的长处 , VR内容分发渠道才是它能把控的 。 LG U+向前走了一大步 , 不仅要掌握内容分发 , 还要掌握内容自制 。
LG U+首先投资全球领先的VR内容制作技术公司Venta VR , 换来的优势是 , 这家公司在5G商用首月就制作100多部VR内容并独家上映 。 LG U+又建立亚洲首个专门制作AR内容的工作室 , 换来的优势是 , 可以实现AR模拟真人偶像 , 独家提供韩国多位偶像歌手的内容 。
文章图片
图2/9
LG U+最初的VR总片源数在600部左右 , 两年时间 , 已经增加至4000多部 。 虽然另外两家运营商也在布局VR , 但都没有LG U+“快、狠、准” 。 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报告 , 截至2019 年9月 , LG U+的 3D VR 内容已有 544 个 , 而 SKT 和 KT 则分别为 170 个和 6 个 。
文章图片
图3/9
图源:开源证券
LG U+的优势是布局早 , 2018年LG U+就将VR/AR作为战略方向来发展 , 在5G未落地前 , 它先向所有用户免费提供40%易于观看的裸眼VR内容 , 并送用户低价的手机VR盒子 , 渐渐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 。 5G一商用 , LG U+在第一时间向5G用户开放所有精品的VR和AR内容 , 非5G用户则需要付5500韩元(约合人民币32元) 。
文章图片
图4/9
这一招令LG U+的5G渗透率领跑行业 , 可谓是立竿见影 。
韩国三家运营商的5G套餐都是从5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315元)起步 , 但比较最低档的套餐内容 , LG U+最能吸引5G用户尝鲜 。
SKT和LG U+都是提供9GB流量 , KT却仅提供8GB流量且没有附加优惠 。 SKT的附加优惠是音乐、OTT服务享受前两月100韩元/月的套餐价 , 相当于送两个月 。 而LG U+却在最低档套餐内叠加了VR、AR、TV的服务 , 其中VR体验包中 , 直接补贴VR头显设备60% , VR付费内容便宜30% 。
文章图片
图5/9
图源:开源证券
“无论什么时候 , 都有愿意尝试新技术的用户 , 占到5%至7% , 运营商率先推出5G应用与服务 , 就能赢得这些用户 , 并率先受益 。 ”韩国前通信部长、LG U+前CEO李相哲表示 , “5G服务刚推出时 , 资费往往较高 , 这也意味着更高的利润 。 ”
用户是会不断升级的 , 从最新数据来看 , 只有30%的5G用户选择最低档的套餐 , 70%的5G用户会选择更高级的套餐 。
02
VR成5G杀手级应用
目前 , 韩国约40%的5G用户正在使用VR/AR服务 , “吃”掉了35%的5G流量 , VR/AR由此奠定5G“流量杀手”的地位 。
在韩国5G商用前2个月 , VR/AR内容就已经为5G贡献约20%的流量 。 2020年5月 , LG U+技术开发小组副总裁曾表示 , 与4G相比 , 5G数据流量增长近3倍 , 用户每月使用流量达30.6GB , 5G用户的ARPU值比4G高出37% , 达到约50美元(约合人民币323元) 。
文章图片
图6/9
图源:国盛证券
长远来看 , LG U+想实现VR内容和终端的双重获利 , 是否继续重押VR , 主要看业务对其用户价值提升的带动力 。
VR/AR不仅让LG U+的5G业务发展受益 , 也带动了固网业务客单价 。 这足以看出VR/AR这些杀手级应用对运营商5G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
在中国国内 , 内容分发的能力主要掌握在互联网公司手里 , 运营商依旧面临管道化危机 。 韩国运营商一直以来都具有较强的音乐、影视内容的分发能力 , 但在4G时代也逐渐遇到用户价值无法提升的困境 , LG U+不惜花重金押注在VR内容的自制上 , 也是不想将内容分发的能力拱手让给游戏公司、影视公司等 , 最终是为了提升用户ARPU值 。
过去数年 , 受到政策层面“提速降费”等因素影响 , 韩国三家运营商的ARPU值持续下滑 , 5G商用扭转了这一局面 , 从2019年到2020年上半年 , 韩国运营商ARPU值持续提升 。
【新浪科技综合|5G杀手级应用现身!“吃”掉35%的5G流量】不过 , 之后随着韩国运营商5G竞争加剧 , 大打价格战 , 三家运营商的ARPU值又开始下滑 。
在此形势下 , LG U+开始拓展海外合作 , 输出其VR内容和技术能力 , 中国是它最重要的一站 。
03
和中国运营商结缘
2019年 , LG U+和中国电信达成了合作 , 中国电信由此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引入海外优质内容和制作经验、独家提供百兆码率的VR视频平台 。
2020年9月 , LG U+成立全球XR内容电信联盟 , 中国电信作为创始成员加入其中 , 该联盟成员还包括日本KDDI、贝尔加拿大和高通 , 加拿大Felix & Paul Studios和法国Atlas V等全球顶级VR开发商则作为内容制作方加入联盟 。
文章图片
图7/9
联盟的第一个爆款VR内容就是《太空漫步》 , 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 , 将VR拍摄设备送上太空 。
中国电信将寻找5G“杀手级”应用的重任交给了号百控股 , 目前这个5G应用平台已经手握云VR、云AR、云游戏、超高清视频四大5G应用 。 号百控股方面向《IT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目前 , 《太空漫步》第一季已经在天翼云VR上线 。
韩国运营商的内容制作和分发能力是值得中国运营商借鉴的 , 但在VR技术集成能力上 , 中国运营商又有何优势?
在韩国 , 三家运营商都有自己赞助的棒球场馆 , 这意味着 , 运营商可以在自己的主场里不断调试5G应用 。 号百控股人士告诉《IT时报》采访人员 , 从实践来看 , 固定的场馆可以减少设备运输和安装带来的不稳定性 , 并可以不断调试优化拍摄机器以及方案 , 这是韩国运营商的优势 , 也是中国运营商较难借鉴的地方 , 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实施 , 对设备的便携性和快速部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对中国运营商来说 , 各类重大事件以及体育赛事是5G应用进一步普及的契机 。 下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便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 , 体育赛事是5G应用的天然试验场 , 多视角、360度自由视角、VR观赛 , 在韩国举办的2018年平昌冬奥会就曾是韩国5G最尖端应用的练兵场 。
中国运营商的优势在于人口红利和应用场景多 。 在中国 , 相对成熟和发展迅速的是云VR和云游戏 , 云AR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还在摸索和探讨的初级阶段 。
2020年1月 , 中国电信与LG U+的韩国团队一起赴珠海拍摄了VR节目《武林风》 , 此后 , 中国的VR直播团队独立完成了全年的《武林风》系列节目拍摄和制作 , 仅这个项目的曝光量已经过亿 。
文章图片
图8/9
文章图片
图9/9
中国电信推出的5G MEC智慧商业综合体XR数字孪生平台 , 可以打造AR红包、探宝、虚拟人互动、大数据客流分析等应用场景 。 目前已在25省100家头部商业综合体、步行街和自贸区 , 近万家商户场景落地 。
“去年 , 我们最忙的团队是VR直播 , 几乎应接不暇 , 集合VR和AR的活动也是国内商业综合体比较受用的 。 ”号百控股人士透露 , 在引进LG U+的VR内容和技术能力后 , 中国电信还会进一步培养自己的VR/AR内容拍摄和制作团队 , 制作更多本土化的XR内容 。
作者/IT时报采访人员 孙妍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