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知乎回答不了商业化难题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吴明辉
来源:商业数据派(ID:business-data)
找到“商业与平台调性之间的平衡点”的难题一直都困扰着内容社区 , 从天涯、豆瓣到微博 、B站 , 莫不如此 , 作为老兵的知乎经过十年摸索似乎也未得其解 。
3月6日 , 被传IPO消息有数月之久的知乎终于靴子落地 , 向SEC提交招股书文件 , 拟于纽交所上市 , 股票代码为“ZH” , 承销商为瑞士信贷、高盛、摩根大通 。
招股书文件显示 , 知乎2020年营业收入为13.52亿元人民币 , 较2019年同比增长101.49% 。 用户层面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知乎累计拥有4310万内容创作者 , 其MAU(月活跃用户数)达到7570万 。 据中投公司报告显示 , 按营收与用户规模计算 , 知乎已是中国最大的问答启发在线社区 。
文章图片
图2/4
知乎起家于其标签性的问答内容 , 在2018年后 , 陆续布局知识付费 , 闯入短视频 , 甚至还拓展到电商、直播等赛道 , 近年来的破圈行动也让其成为了中国五大综合在线内容社区之一 。
但知乎光鲜破圈数据背后 , 仍然是未解决的“如何平衡商业化与平台调性”的问题 。 一方面知乎2020年净亏损5.18亿元 , 较2019年10.04亿大幅收窄 , 但仍未彻底改变盈利模式单一且长期亏损的问题;另一方面 , 不断有老用户“逃离” , 表示平台环境日渐浑浊 , 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知乎了 。
正如知乎在招股书中说的那样:仍然处于商业化初级阶段 。
●营收大增、亏损收窄
一般而言 , 公司上市披露的财务数据都在三年左右 , 而知乎仅披露了2020和2019两年的数据 , 从招股书披露的各项数据来看 , 知乎正在变好 。
目前知乎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靠如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banner位广告的在线广告收入;第二种是包括专栏、现场和录制讲座、有声读物以及各种高级电子书和电子杂志等付费会员服务收入;第三种则是为商家提供在线营销解决方案的内容商务解决方案收入 。
其中“在线广告”为知乎的主要收入来源 , 招股书显示 , 2020年知乎在线广告收入为8.43亿元 , 而付费会员服务与内容商务解决方案的收入分别为3.20亿、1.36亿 , 在线广告收入其占比高达到62.4% 。
文章图片
图3/4
知乎靠单一业务获得收入的局面也有所缓解 。 一方面 , 付费会员服务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364.18% , 达到了3.20亿 , 其比重进一步提升 。 据中投公司数据显示 , 在线内容社区中付费的用户预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7.1% , 并且超过80%的被调查用户愿意为未来的高质量在线内容支付更多费用 , 这意味着付费会员服务将来仍有巨大成长空间;另一方面 , 内容商务解决方案营收也实现了质的突破 , 其营收由2019年64万增长近100倍至1.36亿 , 占总营收的比重也由0.1%急速提升至10% , 但总的来说其比重仍然较小 。
知乎商业模式变得更合理的同时 , 知乎的运营效率也有所提升 。 招股书数据显示 , 2020年知乎毛利为7.58亿元 , 较2019年3.12亿元同比增长142.95% , 而其毛利率也由2019年46.6%进一步提升至2020年的56% 。 其运营效率提升在费用支出上也能达到体现 , 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由7.66亿缩减至7.35亿 。
并且 , 知乎在破圈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招股书数据显示 , 2020年知乎平均MAU达到了6420万 , 而2019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4430万 , 知乎MAU涨幅达44.92% , 并且付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了200%至300万 , 其付费率也仅由2019年的1.8%增至2020年的4.0%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 知乎月度活跃用户的占比并不高 , 按其10周年给出的3.7亿注册用户计算 , 知乎其活跃用户占比仅为17.35% , 低于更垂直的在线内容社区小红书(33.75%) , 也低于B站(32.32%) 。
同时 , 知乎商业化的效果还远远不够 , 仍然未能摆脱亏损 , 招股书显示知乎2020年虽然净亏损大幅收窄 , 但仍然高达5.18亿 , 净亏损率38.3% 。
●知乎破圈 , 用户增长与商业化并行
【|谢邀!知乎回答不了商业化难题】2016年知乎试水在线广告 , 2018年推出付费内容 , 2019年运行盐选会员计划 , 2020年正式推出内容商务解决方案 , 知乎近些年来的不断破圈使得用户规模更大、营收更多元 。
文章图片
图4/4
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在第一次创业时因技术问题被迫放弃 , 第二次创业又现金流问题夭折 , 知乎作为他的第三个创业项目 , 从2011年1月正式上线到2020年12月 , 已成为估值35亿美元的独角兽 , “破圈”更成为贯穿其一生的关键词 。
2012年刚过完元旦 , 知乎对外宣布获得启明创投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 。 启明创投对外表示 , 看好知乎知识分享有问有答的社区模式 , 认为广告、用户打赏、订阅等互联网的主要商业化只是时间问题 。 A轮融资后不久 , 知乎放弃了邀请注册制 , 实行开放注册制 , 这一举措让知乎的注册用户迅速由40万攀升至400万 , 也完成了第一次破圈 。 此后 , 知乎顺利地拿到了2200万美元与5500万美元的B、C轮融资 。
但知乎在2015年拿到C轮融资后 , 却进入到了一个较漫长的融资平淡期 , 直至2017年1月知乎才迎来1亿美元的D轮融资 , 而在这期间知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尝试探寻商业化方法 。
知乎商业副总裁高强在一次专访中谈到:2016年知乎通过外包广告公司尝试商业化 , 但真正商业化还是在2017年商业化团队开始接手 , 从知乎的内容特色做一些差异化营销开始 , 后又加入了传统的开屏、banner、信息流等传统的广告形式 。
与此同时 , 知乎在功能上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 除了原有的问答内容 , 知乎还推出一系列知识服务产品 , 如2016年年中上线了付费授权功能、知乎live与知乎书店 , 知乎在商业化上又多了一条大腿 。
接下来 , 是知乎在用户增长与商业化上的第二次破圈 , 而这次两者是同步推进且相互促进的 。 2017年9月 , 知乎宣布注册用户规模突破1亿大关 , 知乎也正式由“小众精英知识分享社区”迈向“大众化知识内容平台” , 并在次月完成了D+轮融资 。
时间进入到2018年后 , 知乎在破圈行动上明显加快 , 加速了知乎业务模式上的探索 。 时年4月 , 知乎推出“读书会”功能 , 以名人领读为内容形态切入音频付费领域;6月 , 将此前的付费专栏、知乎live、知乎书店与读书会整合成知乎大学 。
据知乎官方消息透露 , 截至2018年6月 , 知乎已提供15000个知识服务产品 , 每天有超过100万人次使用知乎大学 , 而知乎知识大学的内容生产者也达到5000名 , 付费用户人次累计达到600万 。 一个月后 , 知乎获得了2.7亿美元的E轮融资 。
2018年11月 , 知乎注册用户达到了2.2亿 , 步入到了一个新台阶 , 知乎破圈的目的也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 。 最直观的感受是 , 知乎开始探索与平台内容调性弱相关的新业务:2018年底 , 知乎内测独立短视频App“即影” , 并于2019年上半年推出“视频回答” , 知乎在短视频领域落下一子;2019年10月 , 知乎上线直播功能 , 同时一并上线了可在文章、视频、直播中带货的“好物推荐”功能 , 知乎将触手伸向了“为商家和品牌提供了创新的在线营销解决方案的内容商务” , 扩充变现途径 , 在“强营销”的路上越走越远 。
至此 , 知乎当下的在线广告、付费会员与内容商业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初现雏形 。
●内容平台商业化 , 何处取经?
虽然通过一次次破圈行动 , 知乎业务变得更多元了 , 用户也增长了 , 但在破圈的过程中 , 知乎也面临平台内容质量下滑、核心用户出走、口碑变差等一系列后遗症 。
事实上 , 如何在商业化与平台调性寻找平衡点 , 是每个内容平台都最关心的问题 。
与知乎破圈“成就不大、反噬极强”相比 , 同为综合内容平台的B站则走得更为顺畅一些 。 B站成立于2009年 , 早期与知乎一样十分纯粹 , 知乎是邀请制的精英问答 , B站则是注册制的番剧小港湾 , 极强的社区认同感是两者共同的特征 , 但后续两者的发展路径与结果大相径庭 。
知乎的业务多围绕“问答”这一核心产品形态展开 , 其商业化行动也嵌入在其中 , 从蜻蜓点水到逐步渗透 , 直到毫不掩饰 。 例如 , 知乎给平台大V(创作等级)开放的品牌任务功能 , 本意是为留住高质量答主的激励行为 , 后渐渐成为了广告的温床 。 再比如 , 好物推荐功能可以让知乎在电商业务上更具活力 , 但却成为了高权重回答下品牌方的种草地 , 这与平台原本的高质量内容有较大突兀 。
而B站作为视频平台 , 商业空间本就相对较大 , 加上具有极强的娱乐属性 , 所以B站布局游戏、电商、电竞等各个领域阻力也相对较小 , 但番剧、贴片广告等核心标签依然是用户忌讳的“商业化雷区” 。
值得知乎学习的是 , 无论是游戏 , 例如《FGO》、《碧海航线》等多为二次元游戏、电商上也多为与二次元相关的手办等、而电竞、直播等与二次元用户本身又有重合 , 所以这些品类在商业化过程中较为顺利 。
B站2020年Q4财报显示 , 第四季度B站营业收入达到了38.1亿元 , 同比增长91% , 其中以游戏直播、大会员为主的增值服务收入12.5亿 , 首次超过游戏业务11.3亿 , 称为第一大营收板块 。 而业务增长的同时 , 其用户活跃度也未出现下滑 , 数据显示2020年Q4 MAU达2.02亿 , 约占注册总用户的32.32% , 比重远高于知乎 。
坚守“小而美”平台调性的豆瓣 , 又是另一个极端 。 与B站、知乎一样 , 豆瓣用户对平台也有着极强的归属感 , 文艺是其平台标签 。
但这些年来豆瓣的变化并不大 , 2005年杨勃创办了豆瓣 , 当时分为三个部分:记录分享、发现推荐、会友交流 。 而如今虽然豆瓣可以在上面买电影票、听FM、读书 , 甚至还出现了给电影做营销的水军 , 但整体上来说豆瓣还是一个文化分享的小众社区 , 目前其MAU也仅在千万上下 。
据中投公司统计 , 中国综合在线内容社区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2亿元迅速扩大至2019年的1212亿元 , 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9435亿元 , 将以40.8%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 , 高于中国整体在线内容社区市场 。 这一趋势表明 , 综合性的内容社区在国内较垂直内容社区更受欢迎 , 而破圈的B站与坚持小而美的豆瓣当前的处境则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观点 , 对于知乎来说 , 破圈势在必行 。
未来 , 知乎在招股书中称 , 将增强内容产品 , 其中就包括视频化 。 不久前 , 知乎推出文字转视频工具 , 欲将高质量内容转换成视频 , 这在本质上与其平台调性——高质量内容比较契合 , 结合B站的破圈效果 , 或许这是知乎当前破圈较优的一个解 。
如能从图文赛道切入到视频 , 不仅能提升用户观看时间和粘性 , 也同样能极大提升商业的天花板 。
不过在中视频领域竞争依然激烈 , B站与字节系的抖音、西瓜视频早早占据了行业的第一第二梯队 , 微信也携视频号强势来袭、上升趋势明显 , 用户长期形成的观看习惯是知乎面临的最大围墙 。
目前 , 无论是知识类、财经、游戏还是娱乐视频 , B站、抖音、快手与西瓜视频都有 , 并且在某些特定领域这些平台更有吸引力 。 例如 , 娱乐类、美妆类带货则首选淘宝、抖音快手甚至小红书 , 在泛财经、泛知识领域 , 有半佛仙人、罗翔等优质UP主的B站显然更吸引用户 , 知乎视频化的阻力并不小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知乎回应“腾讯搜狗退出知乎股东”:是上市后的标准操作
- 最新消息|知乎回应“腾讯搜狗退出知乎股东”:重要股东及其持股比例没有变化
- 相关责任人|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处罚知乎网
- the|中概股周一收盘普跌 知乎跌超9%B站跌超11%
- 最新消息|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处罚知乎网 公司美股盘前跌超8%
- 西西|没有了“知”,知乎还剩什么?
- 赛道|知识赛道竞争愈烈 知乎8.0上线
- 功能|知乎 8.0 版本上线:加速构建获得感内容体系
- 中国|这是对2001最好的回答
- 设备|太空授课得用多高的配置?“天和”显示屏供应商湘计海盾这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