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防差评,岂能胡来?

评价是网购的重要一环 。 近年来 , 围绕好差评 , “辣眼”的社会新闻可不少 。   
从报道来看 , 商家为防控差评 , 手法花式翻新 。 比如有的提供小恩小惠 , 给好评可返现;有的撒娇卖萌 , 苦苦哀求;还有极端的 , 上门“拜访” , 骚扰要挟 , 电话轰炸 , 让打差评俨然成了一个“高危”选择 。   
当然 , 以上手法还是略显低级 。 前两天 , 笔者就遇到了一个更高段位的商家 。 不久前 , 笔者在一家网店上购买了一个沙发 。 下单时 , 客服承诺按此前的活动价 , 到货后退还差价 。 收到货后 , 发现沙发存在较大色差 , 跟客服反馈后 , 对方提醒先退还差价 , 并要求选“退货退款” , 否则公司财务看不到 。 万万没想到 , 就这样中了招——“退货退款”成功后 , 交易自动关闭 , 不仅七天无理由退货的选项没了 , 连评价的权利都没有了 。   
网上流传一句话:伤害性不大 , 侮辱性极强 。 该商家的做法 , 就是如此 。 后来笔者在网上检索发现 , 还有网友在这家店铺遭遇了同样的套路 。 如此来看 , 该商家早已是“惯犯”了 。 为什么要费尽心机、如此忽悠?很明显 , 商家通过诱导、欺诈的方式 , 导致交易关闭——沙发卖了 , 钱赚了 , 却无须承担7天无理由退换货等“负担” , 更无须担心任何不良评价 , 此举可谓 “釜底抽薪” 。 后来经投诉 , 该商家承认这般操作是为了规避差评 , 并承诺以后不再发生 。 为了规避差评 , 就让消费者不能点评?如此简单粗暴 , 视消费者权益为何物?  
【|商家防差评,岂能胡来?】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 , 这是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 为了保障这一权益 , 《电子商务法》专门规定 , 卖家擅自删差评 , 最高将被罚50万元 。 对网络商家来说 , 评价、口碑 , 可谓生命线 , 直接影响客源;与此同时 , 近年来也确实有“职业差评师”胡作非为 , 让一些商家苦不堪言 。 可即便如此 , 也不能把消费者的非正面反馈视为眼中钉 , 更不能堂而皇之侵犯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 骚扰报复也好 , 诱导“交易关闭”也罢 , 各种招数无疑都是走上了歪路 , 必将受到法律和规则的惩罚 。 (夏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