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采访人员 卢杨屾 长沙报道
春暖花开的五月 , 万物生长 , 当工程机械被赋予智能网联的“BUFF” , 如虎添翼的“大块头”也将拥有大智慧 。
5月18日 , 智能网联赋能工程机械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 , 湖南湘江新区、湘江智能联手中联重科 , 签订《智能网联与工程机械智能驾驶融合技术研发创新合作框架协议》 , 发挥“1+1>2”的创新叠加效应 , 长沙“工程机械之都”和“智能驾驶之城”的两张城市名片更加深度融合 。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 ,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 , 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CEO詹纯新 , 长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钟钢出席并见证签约 。
文章图片
▲5月18日 , 智能网联赋能工程机械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 。
“1+1”缘何大于2?
2021年 , 是“十四五”规划和“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 , 如何寻求更好的突破 , 需要决策者更深的远见和更大的魄力 。
天时地利人和 。 长沙 , 这座“中国工程机械之都” , 坐拥4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以及200多家配套企业 。 近年来 , 长沙以湖南湘江新区为核心 , 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 致力于打造“智能驾驶之城” , 成为中国唯一一座拥有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三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 。
当“老牌豪门”碰上“科技新贵” , 两大产业珠联璧合 , 火花四溅 。
文章图片
▲智能网联技术能赋予工程机械转型升级的新翅膀 , 有利于加速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 , 将大智慧赋予大块头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本次合作 , 三方将依托湘江智能建设运营的长沙市“路-云-网-图”智能网联汽车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体系以及中联重科的“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围绕搅拌车等工程机械装备 , 共同研发车路协同辅助智能驾驶系统、自动驾驶专用车解决方案、车路协同路云系统服务及车载测试监管设备等 , 联合打造车路云一体化和智能驾驶示范项目 。
同时 , 三方将在湖南湘江新区联合组建“智能网联融合工程机械创新应用实验室” , 并合力探索车路云协同一体化和智能驾驶的前沿技术 , 以及在工程机械上拓展应用 。
在智能网联技术的加持下 , 车路协同功能可以实现更智能的辅助驾驶 , 帮助其作出更优决策 , 使得开车更安全、更快捷、更舒服、更简单 , 这也为商业化落地锚定了路径 。
如何发挥好“1+1>2”的创新叠加效应 , 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逻辑已然清晰 。
一方面 , 智能网联技术能赋予工程机械转型升级的新翅膀 , 有利于加速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 , 巩固传统优势 , 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冲刺迈进 。
另一方面 , 智能网联技术也有了产业落地的新载体 , 更能加速推进应用场景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 , 打造全新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 。
文章图片
▲今年2月 , 湘江新区就智能网联汽车与工程机械产业的深度融合与三一重工签订合作协议 。
如果从更深层次去探究 , 2020年10月 , 当长沙获批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后 , 就肩负着在智能网联领域对场景应用、商业模式、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探索 , 开展“先行先试” , 打造应用标杆 。
强强联合 , 强者更强 。 长沙、湖南湘江新区作出了战略决策 , 用智能网联赋能工程机械 , 新一轮的发展风口业已来临 。
今年2月 , 湖南湘江新区先行牵手三一重工 , 此次再次携手中联重科 , 两大“工程机械”巨头先后“入群” 。 此外 , 5月19日至22日 , 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举办 , 全球50强工程机械企业32家将参加展会 。 选在这个时间点携手发展 , 其意味不言而喻 , 全球最大规模的智能网联工程机械产业群在长沙呼之欲出 。
“1+1”远不止大于2
如果说智能网联技术是“1” , 加号(“+”)是赋能的话 , 那么“1+1”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
在BAT、华为、小米等巨头企业纷纷高调入场发展智能汽车的大语境下 , 长沙的汗水没有白费 , 其在智能汽车产业的前瞻性布局以及发展的成果 , 让人惊叹 。
从软硬件来看 , 无论是国家智能网联(长沙)测试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 , 还是位居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城市百强榜第三都体现着长沙的硬实力 。 此外 , 作为唯一集齐三块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三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 , 长沙已经形成了测试、认证、落地为一体的格局 , 获得了异常珍贵的发展局面 。 今年4月 , 长沙成为“智慧城市+智能网联汽车”首批国家试点城市 。
文章图片
▲长沙成为唯一集齐三块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三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 。
不止于此 , 在完成自身产业顶层设计闭环的过程中 , 长沙也积攒了丰厚的“家底” , 吸引了华为、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中车、大陆、博世、希迪智驾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巨头 , 集聚了300余家相关企业 , 产业生态欣欣向荣 。
显而易见的是 , 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版图上 , 长沙成为越来越绕不开的一座城市 。 长沙打造“智能驾驶第一城”的“梦想” , 并非遥不可及 。
更为理智的是 , 在“无人驾驶”这一终极目标相对比较遥远的情况下 , 如何更好地“经世致用” , 让市民真正享受到技术迭代的红利 , 长沙一直在努力探索 。
文章图片
▲智慧定制公交可以减少通勤时间达30% 。
2020年4月 , 长沙以湖南湘江新区为核心 , 启动智能驾驶产业“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 , 并以开通智慧公交315线为契机 , 对全市2000多辆传统公交车进行了智能化升级 。
2021年4月 , 智慧定制公交在湖南湘江新区开启试运营 , 这条由长沙交通、交警、宝骏巴士联合湘江智能打造的“特殊线路” , 通勤时间同比减少30%以上 , 获得乘客“一路开挂”的好评 。
文章图片
▲首次在湘江新区亮相的低速自动驾驶清扫车 , 各类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在长沙落地 。
除了智慧公交应用场景 , 近年来 , 无论是Robotaxi在湘江新区成功试运行一周年 , 还是首次在湘江新区亮相的低速自动驾驶清扫车 , 抑或是希迪智驾发布的纯电无人矿卡 , 长沙在智能驾驶领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 推动智能网联技术赋能各类功能车 , 推动技术从“可观赏”到“可实用” 。
智能网联技术赋能“万物” , 征途是星辰大海 , 随着各类场景在长沙逐步成熟落地 , 召唤的或许就是未来“智慧生活”的样子 。
文章图片
来源:红网
作者:卢杨屾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 , 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
【长沙|智能网联赋能工程机械,“1+1”远不止大于2】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5/18/9351803.html
推荐阅读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耳机|饿了么内测“智能头盔”,外卖小哥送餐能更安全吗?
- Cortex|首发价 2299 元,Redmi 智能电视 X 2022 款 50 英寸今日开售
- 真皮|小米 Watch S1 商务智能手表今日开售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