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开起智能“杂货铺” 乐视能否归来

本报采访人员 孙杰
昨天 , 乐视举行一场主题为“我们回来了”智能生态发布会 , 一口气推出智能电视、智能穿戴、个人护理、智能门锁、厨卫等60余款新产品 。 尽管其标榜自己拥有深厚的互联网基因和用户基础 , 可品牌重挫已是难以改变的现实 , 乐视能否借“生态”归来 , 仍在人们心中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
60余新品 进军智能硬件
作为曾经的智能电视领跑者 , 在这次发布会上 , 乐视推出的一款全面屏M65超级电视仍是主角 。 与此同时 , 电竞显示器、儿童电话手表、无线蓝牙耳机、移动电源、儿童声波牙刷以及智能门锁、厨卫等60余款智能硬件产品也随之推出 。 发布数量之多被人调侃 , 乐视如今是否也要开智能产品“杂货铺”?
【北京日报客户端|开起智能“杂货铺” 乐视能否归来】对于外界关注的手机 , 乐视在现场有意无意剧透表示 , 手机和电视是智能生态的两大中心 , 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乐视超级手机 , 让乐视手机“重生” 。
需要指出的是 , 此次乐视智能生态产品的推出 , 是乐视电视的运营主体乐融致新 , 跟昔日的上市体系乐视网并无关系 。 按乐融致新CEO张巍的说法 , 乐视视频和乐视电视分别属于两家不同公司 , 乐视视频仍属于乐视网 , 但乐视电视以及智能生态 , 则属于乐融致新 。
伴随乐视危机爆发 , 乐视电视这块优质资产的运营主体 , 已多次更迭 。 2017年 , 乐视致新更名为“新乐视智家” 。 2018年4月 , 随着腾讯、京东、苏宁、TCL等8家公司增资 , 新乐视智家又更名为“乐融致新” 。 当年12月 , 乐融致新从上市公司乐视网剥离 , 天津嘉睿通过股权竞拍取代乐视网成为乐融致新第一大股东 。
再提“生态”乐视已今非昔比
“今天的乐视智能生态定位非常明确 , 就是要做服务于家庭、个人的智能硬件 。 ”乐视智能生态高级市场总监吴国平表示 , 如今的“生态” , 其实是在乐视电视的基础上 , 往外再扩一个圈 , 只是过去生态的一小部分 。
2016年 , 乐视网曾声称乐视要发展七大生态 , 涵盖大屏(超级电视)、手机、体育、金融、内容(视频)、互联网及云、汽车等 。 但由于乐视扩张速度过快 , 步子迈得太大 , 最终也导致乐视生态彻底崩塌 。 在国内互联网企业里 , 虽然乐视最早提出“生态”概念 , 但如今包括华为、小米在内的多个巨头已纷纷布局形成各自的生态 , 这一赛道甚至已显拥挤 。
“有留 , 但也有舍 。 ”张巍当日也表示 , 如今乐视再提生态的概念 , 已跟过去有所区别 , 但也不想把乐视过去做的完全否定 , 以前做的正确的地方 , 也要坚持 。
品牌重挫 翻盘面临挑战
在外界看来 , 乐视此番“回归”颇为高调 。 吴国平说 , 既然做了产品出来 , 还是想让外界知道 , 所以在讲产品的时候 , 一定会拿着大喇叭去喊 , 让更多人知道 。
去年8月 , 乐视曾与汇通达签署战略合作 , 联手布局C2M(反向定制)品质消费平台 。 当时张巍就曾表示 , 力图5年达到30亿元的销售目标 , 并期望通过合作 , 让乐视品牌在逆境中重生 。
尽管乐视标榜自身拥有深厚的互联网基因 , 同时还有用户基础 , 但对于乐视能否归来 , 外界也有不少质疑 。 以乐视电视来说 , 如今其市场地位早已不复当年 。 有数据显示 , 去年乐视电视的出货量仅为40万到50万台 。 对此数据 , 乐视方面并未正面回应 。
已拥挤不堪的智能电视赛道 , 也进入深度调整期 , 自2016年达到销量高峰后连年走低 。 奥维云网董事长文建平表示 , 作为智能电视曾经的引领者 , 乐视仍是一个重要玩家 , 期待乐视电视以应有的姿态 , 找回应有的位置 。
“最好的办法就是等用户拿到产品 , 给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 ”面对品牌近年来遭遇重挫的现实 , 吴国平表示 , 当年用户喜欢乐视视频、乐视电视 , 主要还是因为当年产品优秀 , 还有很多独创的功能 。 而乐视生态能否赢得消费者 , 吴国平认为 , 还要留给时间来解决 。
“因为乐视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 , 现在生存是第一位的 。 ”对未来发展 , 张巍称 , 大家都期望触底反弹或逆境重生的故事 , 但现在不想提太高的目标 , 踏踏实实一步步往前走 , “不要再出现曾经出现的问题就好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