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左晖身后,谁能扛起房产中介大旗
文章图片
图1/1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采访人员 | 李慎
左晖这个人很少发火 , 平日里总是一副冷静平和的面孔 , 对人客客气气 。
我见过他这几年最着急上火的一次 , 是链家(当时还没有转型为贝壳)因“上海223事件”引发金融监管那次危机 。
那是2016年3月初 , 我和采访人员来到当时还在酒仙桥办公的链家总部 , (后转型为互联网公司之后 , 链家搬到了科技公司聚集的北京西二旗 , 并更名为贝壳) 。 是个下午 , 左晖一脸疲态 , 显然已经高强度工作一阵 , 坐在会议桌偏中间的位置 。
此次媒体见面会的主题 , 是就半个月前上海被查 , 以及金融业务涉嫌违规操作等问题做出解释 。 每一位采访人员面前 , 都堆放了一摞高高的资料 , 里面主要是央行等监管部门对理财产品、第三方支付 , 以及当时还是“新鲜事物”的P2P业务的相关法规条文 。
大家可能对这段历史有些遗忘 。 实际上 , 这是这家房产中介公司成立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危机 。
【界面新闻|左晖身后,谁能扛起房产中介大旗】2016年2月23日 , 上海两名链家经纪人因违规交易被监管部门通告 , 事情本身很简单:经纪人将已被法院查封的房产卖给第三方 , 并为促成交易向客户提供了高息贷款 。 事发后 , 链家很快做出了应对:对相关涉事人员及分管领导做出处罚 , 同时致歉用户 , 并帮助客户买到了其他的房子 。
但这件事却牵扯出链家开展垫资和借贷等金融服务这块“水面下的冰山” 。 从民间到政府高层 , 对首付贷的批判甚嚣尘上 , 最终引发了整个中介行业金融业务的大整顿 。 链家受到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 。 在上海 , 旨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严厉调控的“325新政”出台 , 明确地提出了“禁止各类首付贷型金融产品” 。
链家的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理房通和承接P2P业务的链家理财两个平台 。 这其实是链家所有业务中利润最高的 , 也被左晖寄予厚望 。
2016年是链家成立的第15个年头 , 金融作为主力探索的新业务 , 嘎然而止 , 何去何从?
当年5月 , 左晖在上海发表了一次内部讲话 , 对这次风波做了总结 。
“我们这个组织存在的意义就是:这个世界有我们和没我们 , 会有一点点不一样 。 ”
“链家如果想在中原之后扛起行业大旗 , 的确要做一个和中原不是一个时代的企业 。 整个行业过去都是成交为王 , 我觉得新的时代一定要是客户为王 。 ”
“当有一些消费者站出来说我觉得你们不错的时候 , 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开创了新时代 。 这次这事 , 我自己去银监会做汇报 , 说链家的理财业务 , 有领导(产生怀疑)问是这样的吗?当时旁边有一个小姑娘 , 怯生生地说他们是这样的 , 我买过他们的产品 。 就这一句话 , 顶你说一万句话 。 ”
左晖是一个做事的人 。
2001年 , 他创办链家 , 第一家门店甜水园店在北京开业 。 当时 , 左晖刚满30岁 。
在链家成立的头7、8年 , 左晖自称“经纪人离我的生存环境特别远 , 我也没做过经纪人 , 我一到门店去 , 看大家喊口号 , 就有点无所适从 。 ”
他1992年大学毕业 , 留在北京 , 在北京孤身一人(1997年父母出国了 , 一直是一个资深北漂) 。 2005年 , 左晖34岁 , 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子 。 当时被骗了很多次 。
此后 , 左晖就一直在努力解决行业的三个痛点:交易的保障、信息的质量和经纪人的职业化 。 通俗点解释 , 就是买卖房子过程中 , 钱不会被骗;真房源;以及提升经纪人的整体素质 。
这三件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 。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 , 十几年前的北漂们 , 租房时看到的两室一厅 , 实际上可能根本没有这套房子 , 或者中介带你去看的就是个大开间 , 根本不是两室一厅 。
链家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 就是建立了“楼盘字典” 。 业主只要卖房子 , 全国将近1000人的实勘团队就会去业主家里 , 拍照布置 , 看看他的房本 , 测量卧室、阳台、卫生间等区域空间面积 , 然后把这些数据经过二次加工录入到楼盘字典里 , 形成标准化的户型图 。
在普查了全国7000万套房源后 , 链家建立起一个数据库 。 这保证了房产租赁和交易最基本的信息真实准确 。
以前 , 人们对中介的印象非常糟糕 , 几乎所有的北漂无论租房还是买房 , 都有过惨痛的被骗的经历 。 不可否认 , 在链家的经纪人职业化带动下 , 这个行业的人员素质有了根本性的提升 , 现在 , 西裤、白衬衣 , 胸戴绿色工牌的链家中介形象深入人心 。
到了链家成立的第三个7、8年 , 从2015年开始 , 链家开启了“南征北战”大规模扩张:在上海收购德祐、在成都收购伊诚、在深圳收购中联、在广州收购满堂红 。 截至2016年5月底 , 链家已进驻全国26个城市 , 经纪人数量达10万人 , 门店已达6000家 , 覆盖了近3亿人口 , 这些数字是2014年的3倍之多 。
背景是 , 当时房产中介行业经历了一场大洗礼:突然被资本看上 , 摇身一变成为“万亿级O2O”风口;互联网精英们纷纷加入降维打击 , 爱屋吉屋等初创企业来势汹汹;地产商也趁势杀入 , 抢夺房产交易市场门票 , 不是入股链家就是入股链家的竞争对手 。
在链家内部高管团队中 , “老左”一直负责思考“未来的事情” 。 高管们被分成势均力敌的两队 , 一队负责用互联网思维来干掉链家(简称“互联网派”) , 一队作为传统中介琢磨如何应对(简称“传统派”) 。
正是在这场大风潮下 , 互联网派占据了上风 。 当时的链家网CEO彭永东 , 自如CEO熊林、以及丁丁租房的CEO俞建洋等理工科背景、互联网基因的高管 , 得到重用 。 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左晖 , 也终于“回归初心” , 言必及大数据、平台……
2018年4月 , 链家宣布成立贝壳找房 , 这是链家网的升级版 , 通过构建ACN网络 , 使房源信息充分共享 , 将经纪服务流程标准化、模块化 , 促进交易达成与效率提升 。
2021年 , 链家创立整20年 , 贝壳上市整3年 。
3月16日 , 贝壳(NYSE:BEKE)发布的2020年全年业绩显示 , 贝壳2020年营业收入人民币705亿元 , 同比增长53.2%;净利润达人民币27.78亿元 , 首次实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GAAP)下全年盈利;经调整后净利润达人民币57.20亿元 , 同比大增245.4% 。
2020年全年 , 贝壳GTV达人民币3.50万亿元 , 同比增长64.5%;年研发费用大幅提升至人民币24.78亿元 , 累计VR拍摄房源超900万 。
相较同时期其他房产中介 , 这个成绩无疑非常耀眼 , 加上未上市的自如、愿景等业务 , 左晖创造的“链家帝国”是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 , 左晖本人也以1180亿元的财富入围富豪榜 。
4月23日 , 左晖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 , 转发了一条贝壳三周年的文章 , 并在转发语中写道:
“这个行业利益相关方非常多 , 政府、金融机构、消费者、平台、经纪公司、经纪人、开发商、投资者...... 。 价值观的梳理能帮助我们厘清这些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 , 让我们的事业更健康稳定地成长 。 我想这也是贝壳三周年能为行业做出的贡献 。 ”
左晖从房地产行业交易环节的中介业务做起 , 20年间成长为行业受尊敬的企业家 , 其敬业精神、低调谨慎的个人风格深入人心 。
无论是公开演讲还是私下场合 , 老左只谈业务 , 很少评价同行 , 也不与其他企业家结怨 , 口碑颇佳 。 采访过他的媒体都有感觉 , 不管是失于常规还是过于刁钻 , 他都能做到不愠不嗔 , 娓娓作答 。
“我们每个人都是要恶狠狠地要成功 , 我就相信我是笨的 , 我就做难的事 。 ”
“做难的事”是他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 今天下午 , 贝壳CEO彭永东在简短的内部公告最后引用了这句话 。 贝壳方面告诉媒体 , 公司董事会将就公司治理及相关事宜做出适当安排 , 并于两周内适时公告 。 公司运转 , 一切正常 。
推荐阅读
- 新闻|(暂不发)2021新闻年历|你不停翻着新闻,寻找时间的故事
- 新闻|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宝将|相互宝将于明年1月关停,华为回应6亿元成立精密制造公司,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台积电1nm工厂敲定,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新闻|倒计时3天的澎湃新版块,背后是百年“烧脑”史
- 新闻|小米正式发布MIUI 13操作系统
- Tesla|特斯拉V11版软件的用户界面变化遭到司机的强烈批评
- Tesla|特斯拉V11软件版本的用户界面变化得到了司机的强烈批评反馈
- 智慧|【Touch Beijing 双语新闻】?“冰丝带”智慧场馆建设完成、177个老旧小区美丽蝶变......
- 社交|脸书2021年新闻类分享量最高帖子:吹捧特朗普
- 开端|知网降价只是一个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