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电视即将迎来OLED普及时代 这个问题需要你有所了解
本文来自天极网
作者:Lord_ViTa
相信会有不少读者注意到最近康佳等厂商对OLED屏幕的青睐 , 并且随着OLED生产技术的进步 , 生产线效率和面板的良品率都在逐渐提高 , 电视领域即将迎来OLED技术的下放和普及时代 。
文章图片
【新浪科技综合|电视即将迎来OLED普及时代 这个问题需要你有所了解】图1/2
但这不免让笔者想起前几年手机领域有着同样的时期 , 并且由于当时OLED技术尚未像今天一样完善 , 一些采用低频PWM调光的OLED屏幕在低亮度下产生的频闪易使用户产生用眼疲劳 , 严重时甚至诱发光敏性癫痫 , 使当时不成熟的OLED背负了许多争议和骂名 。
那么什么是PWM调光?它的低频与高频区别在哪?经常和它一起被提及的DC调光又是一种什么技术呢?
调光顾名思义就是调节屏幕亮度 , PWM与DC分别属于两种技术路线 。
PWM全称“脉冲宽度调制” , 通过使屏幕进行一定频率的快速交替闪烁实现亮度调节 , 利用视觉残留效应来让人眼看到常亮但亮度不同的画面 , 需要注意的是亮度并不取决于闪烁频率 , 而取决于亮屏时间与熄屏时间的比值 , 屏幕全程常亮即为100%亮度 , 可以通过一张图片来理解其原理 。
文章图片
图2/2
但PWM调光的问题就出在频率上 , PWM调光频率与刷新率等参数同样以秒为单位 , 多少Hz就是每秒闪烁多少次 。 一旦调光频率低至一些易感人群能感觉到的范围内 , 就容易引起不适 。 由于对频闪的感知能力因人而异 , 目前业界对PWM调光频率达到多少才算绝对安全并无定论 , 但有一个大致区间 , 即频率应不低于1250Hz 。 这一标准虽完全超出观感识别范畴 , 不过也有人对在此以上频率的频闪产生眼睛疲劳和偏头痛等不适反应的案例 。
DC调光的原理则简单许多 , 通过改变电路功率控制屏幕亮度 , 直接控制电压或电流都可以做到 , 并且完全不存在频闪问题 , 但由于OLED在低亮度下使用DC调光容易影响色准 , 所以DC调光技术主要运用于OLED屏的高亮度状态与LCD屏幕上 。 这种高亮度采用DC , 低亮度采用PWM的混合式调光技术也是现在高端OLED屏幕的主流搭配 。
可以说OLED手机领域的教训为OLED电视铺平了道路 , 但事关用眼健康的调光问题仍需要用户对其持续关注 , 如果你想乘上OLED电视普及的这股潮流 , 务必要向厂商仔细了解其调光方案再做选择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