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观察者网 邢晓楠 编辑/周远方】
观察者网:之前有一些业内的朋友告诉我们 , 现在特效行业的动作捕捉技术已经通过AI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 您认为今后AI还会对特效行业产生哪些方面的推动?
米春林:会产生很多方面的推动 , 因为 AI或者深度学习这些技术 , 它其实是最大程度的去解放对于人的依赖性 , 而且他会做到更快、更好、更自然 。
所以我觉得这一块其实会是未来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 未来AI或者深度学习肯定会大行其道 , 为整个行业生产带来更多的变化和影响 。
现在其实就已经出现一批对行业推动很大的技术了 , 比如基于深度学习的抠像 , 比如像对老胶片的修复 , 对老胶片的上色 , 还包括一些地形的生成 。 它已经融入到了制作的很多环节里去了 , 这种例子太多了 。
观察者网:其实我们国内的特效行业在一些关键节点上一直受制于国外特效软件(Maya、Houdini等) 。 与此同时 , 我们也看到国内现在涌现出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图形企业 , 我们想知道 , 未来国内的特效行业是否有计划与类似的国内图形学企业进行合作 , 以提高我国特效行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
米春林:这其实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 因为这些图形图像开发企业也面临生存问题 。 但是影视、特别是影视后期 , 它是一个很狭窄的行业 , 它所有的投入是需要有商业回报的 。 但是对于国内的这些项目来讲 , 它的商业回报是不足以支撑它所有的研发投入的 , 所以他本身也很难生存 。
我们其实也愿意和这样的企业合作 , 但是这是一个很系统化的问题 。
首先 , 影视行业没有这方面的市场空间来养这些企业 。 我们国家在计算机图形图像这一领域的人才数量本身非常有限 , 而且这一领域的人才他们面向的行业很广 , 所以这些人会更多的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更大市场空间的行业里去做开发 。
第二 , 现有的人才也不支撑这么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 这对民营企业来讲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 , 除非是国家来主导整合多方的资源 , 共同打造 , 才有这种可能 。
所以现在国内一些企业更多的是在做基于其他软件的一些插件 , 或者说二次开发 , 这属于轻量级的开发 。 系统化开发的要求就会很高了 , 这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承担的 。
文章图片
诺华视创CEO米春林
观察者网:您认为国内外特效行业在哪个领域的差距比较大?我们如何弥补这种差距?
米春林:其实都还挺大的 , 因为老外他们这些年一直也没闲着 , 他们一直在往前走 , 咱们是一直在追赶 。 但是国内来讲的话 , 首先差距最大的是在于艺术效果 , 也就是对美学的表现 , 差距可能是最大的 。
技术层面 , 随着这些新的软件的开发 , 我们能够缩短与国外技术的差距 。 但是整体制作理念的理解上 , 还有整个制作手段和方法上 , 差距还是挺大的 。
你要想弥补的话 , 其实就是要从整个行业人才的培养上入手 , 才有可能更快去追上国外的步伐 。
观察者网:一些影视剧播出后 , 观众会吐槽“5毛特效” , 您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米春林:“5毛特效”不全是由后期公司所决定的 。
我们在前期拍摄的时候 , 现场各种做不到的问题导致只能后期来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 。 这里有些问题是可以弥补、可以拯救的 , 有些是不可以的 , 这就会带来“5毛特效” 。
第二方面的原因就是如果项目预算、资金预算和时间预算都不足够支撑一个好质量的制作 , 也会产生“5毛特效” , 因为毕竟首要任务是完成整个项目的制作 。
文章图片
《花千骨》中灵宠糖宝的5毛特效
观察者网:您对想进入特效行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米春林:其实说实话 , 现在想要进入到影视后期特效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
首先是他们和我们这代人不太一样 , 因为我们这代人更多的是看电影和其他影视作品 , 所以对我们来说 , 从事影视行业是我们的一个梦想 , 或者是我们的一个追求 。
但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 , 他们从小是玩游戏长大的 , 游戏行业才是他们想要进入的一个领域 , 这就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留在特效行业 。
另外就是薪资待遇的问题 。 毕竟影视行业薪资待遇没法和游戏行业比 , 所以那些还想进入影视后期行业的年轻人真是挺难能可贵的 。 我觉得保持好这份初心 , 因为这个行业是越老越吃香的 , 你做的越多 , 经验就会越多 。 随着未来的发展 , 这个行业需要更多有经验的人 。
对于他们来说 , 除了学基本的技术操作 , 更多的是需要真正在美学上、在艺术上、在影视的艺术表现方式上得到一个思维的提升 , 而不是只限于学软件 。
你要真正成为一个影视行业的工作者 , 而不是成为一个软件的操作员 , 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 这样你才能跟影视行业的人去做对接 , 才能产出更好、更高质量的作品 , 你自己也会走得更远 。
观察者网:您觉得游戏行业对特效行业虹吸效应很严重吗?
米春林:其实不光是游戏行业 , 现在整个的社会发展趋势是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和现实世界平行的数字世界 。 对于数字世界的打造而言 , 传统的影视后期制作人员天生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和能力 , 这其实会加剧整个行业的人才外流 。
这种外流不光会流向游戏行业 , 它会流向很多的行业 。 因为未来更多的行业会和数字世界对接 , 数字世界的内容得需要有对应的制作人员来产出 , 这会加剧整个行业的波动性 。
影视后期行业不夸张的讲 , 真是岌岌可危 。 因为现在人才的供给已经出现了一个断层 , 现有人才池子里的水还在不断地往外流 , 我觉得过几年可能真的会出现致命性的打击 。
观察者网:那特效行业需要外界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米春林:现在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 因为本身具备这方面能力的人能够满足很多行业的需求 , 但是影视领域的待遇和薪酬和其他行业又没法比 , 目前来讲相当于是无解 。
这就会带出智能化制作了 。 因为人才的流失和断层 , 必须要通过技术化手段和智能化去解决原来需要人工的大量工作 , 让这些工作更快、更好、更加智能化地去自动生成 , 这点其实就是智能化为影视制作行业带来的最大价值和意义 。
比如说像智能化里我们的虚拟拍摄 , 以及像我刚才提到的 AI技术 , 这些其实都是智能化所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 所以智能化未来可能会和现有的整个制作行业进行一个深度融合 。
观察者网:诺华视创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有哪些?
米春林:前些年我们公司自主开发了一个毛发系统 。 当时做毛发系统的商业软件没有特别成熟 , 所以我们做出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案 。
它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在于 , 你可以在开发过程中从底层去充分理解这个技术 , 这也有助于你在相关技术上的一些应用 。 很多的技术是互通的 , 所以我们在做毛发的时候也会积累很多的经验 , 有助于未来在一些其他效果上的研发 。
文章图片
诺华视创毛发系统效果示例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做毛发系统?
首先是这个系统使整个毛发形成了模板 。 通过很简单的培训 , 新人就能很快速地进入生产状态 , 而且可以满足产品级的生产 。
另一个优势在于 , 我们还能根据影视项目的一些特殊需求 , 再额外增加一些效果去做再开发 。 如果你用国外的软件 , 你的天花板会受限于它的软件所开发的功能 , 但是如果你自己开发这个东西 , 你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来做更多的定制性开发 , 更好的满足项目上的需求 。
还有一个技术是我们官网上提到的数字绘景技术 , 不过这个不是我们公司特有的 。 我们最近比较有代表性的另一个技术是虚拟拍摄 , 能最大限度去帮助剧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
我们现在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的虚拟棚已经就位 , 并且开发了灯光还原系统 , 用来解决虚拟拍摄时灯光和虚拟环境的匹配问题 , 颜色还原精度误差在3%到5%之间 。
这个其实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行业的发展未来 , 同时 , 它也带动了整个虚拟化的制作 , 像AR技术、VR技术也会在虚拟制作领域被广泛应用 。 所以我觉得 , 从数字化制作到虚拟化制作是特效制作行业下一个发展阶段的重要转变 。
【差距|诺华视创CEO米春林:“5毛特效”不全是由后期公司所决定的】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 , 未经授权 , 不得转载 。
推荐阅读
- 江瀚|千亿重金砸研发,雷军正式喊出对标苹果,小米差距有多远?
- 媒体播放器|报告:TikTok上的性教育信息显示了传统教育的差距
- Apple|iPhone标准版与Pro版差距将拉大 A16仅iPhone 14 Pro才标配
- TSMC|台积电扩大与三星电子芯片代工差距 市场占有率达53.1%
- 差距|日本人炒热的一款网红手机,暴露了日本手机和国产手机的巨大差距
- 数字货币|比特币Taproot软分叉升级启动 有望缩短与以太币的应用差距
- 旗舰|【横评】 2021旗舰手机处理器差距有多大:骁龙苹果麒麟乱战
- 刘运霆|进博时间|诺华腾讯以银屑病为切入点,共同探索皮肤病智能化管理模式
- SpaceX|差距!中国航天见证历史性一步,美国SpaceX“龙飞船”却发生漏水事故
- 技术|捷佳伟创:目前HJT技术路线尚未成熟,未达到可以取代PERC产线的阶段,而且市场落地的订单量很少,因此不能以个别订单情况来判定设备技术上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