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此外 , 航天科技集团九院16所研制的二浮惯性测量单元位于飞船返回舱内 , 实时测量飞船的运动信息, 为精准控制飞船的姿态和速度 , 航天员准确返回着陆场提供关键测量信息 , 是飞船空间稳定运行和安全返回的关键单机 , 能大幅提高飞船返回地面的落点精度 。
核心动力源泉
为生命保驾护航
三名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的过程中 ,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801所提供的神舟载人飞船推进分系统 , 是飞船返回和航天员安全着陆的重要保障 。
文章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中 , 承担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与神舟十二号飞船上的各种主推力及姿轨控发动机、热控分系统及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的研制任务 , 并配套了返回舱、推进舱两套推进子系统和9种22台泵阀产品 。 改进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 飞船首次新增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对接和180天在轨停靠能力 , 通过改进返回技术、进一步提高落点精度 。
文章图片
此次任务由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提供的推进系统是为飞船在轨飞行时提供变轨机动、轨道保持、姿态稳定、姿态调整及姿态定向等提供所需的冲量 , 并可作为发射段抛罩后的逃逸救生动力等 。 飞船通过调姿、制动、减速 , 从原飞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 。
文章图片
推进舱在与返回舱分离后 , 会在进入大气层后烧毁 。 返回舱建立正确的再入姿态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 需要返回舱推进子系统准确工作 , 确保飞船安全准确返回再入大气层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科研团队采取了大量的冗余设计 , 保证发生一次故障 , 推进分系统仍能照常工作 , 确保航天员能够安全返回 。
文章图片
为保障此次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科研团队通过对发动机进行技术改进 , 消除薄弱环节 , 减低振动量级 , 确保发动机产品零隐患上天;并且利用3D打印工艺革新传统加工方法 ,进一步提升发动机可靠性;同时为载人飞船推进分系统量身定制了多项质量改进措施 , 从设计和工艺上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 确保神舟十二号推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预定|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项目|航天长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ECMO系统研发”原理样机联调成功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
- 吴佳栋|刚刚,发射成功!
- 宇航|长征火箭48发全部成功!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收官
- 业绩|用Mac业绩说话!苹果摆脱英特尔,被市场证明是成功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