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投影行业光阀芯片国产化加速 “中国芯”已投入实际应用( 二 )


李鲲表示 , DLP技术由美国的TI(德州仪器)主导 , LCD技术由日系的EPSON(爱普生)和SONY(索尼)主导 。
而在此前 , LCoS技术也曾由国外主导 。 深圳珑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钢说:“说到LCoS , 我本人进入这个行业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 LCoS芯片的三个环节 , 一个是设计、一个是流片、一个是封测 。 在这三个方面 , 我们可以说前十多年都是受制于人 。 ”
由于国外公司对光阀芯片的垄断 , 国内也原创了一种替代的LCD技术 。 就这种替代方法 , 李鲲称 , 近几年“单片LCD”投影粗放式“野蛮生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据估算已经形成年出货量超1500万台的市场 。 单片LCD投影的优点是售价非常亲民 , 普遍终端售价在1000元以下 , 缺点是功耗较高、体积大以及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参差不齐 。
李鲲认为 , 单片LCD投影具有一定“隐患” , 首先单片LCD普遍选用3~5寸LCD液晶屏作为替代光阀 , 投影产品无法做得小巧精致 。 其次 , 单LCD屏毕竟只是替代光阀 , 不是真正的光阀芯片 , 在特定环境下的可靠性一直是无解的难题 , 导致高退货和高投诉率 。 最后 , 单片LCD投影在更高分辨率的产品路线上会遇到技术瓶颈 。
“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单片LCD投影品牌商在开始寻求产品技术变革创新以及瞄准更高端的产品市场 。 ”李鲲说 。
2019年底 , 慧新辰研发的国内首颗无机取向QHD微显LCoS芯片在上海点亮 , 实现了在光阀芯片领域的国产突破 。 2020年底 , 慧新辰实现自研LCoS芯片的量产 。 而这次德利普使用慧新辰芯片的投影光机发布 , 宣告着国产LCoS芯片已经进入到了实际应用的领域 。
郑纬民院士认为 , 我国LCoS芯片已经投入到实际的应用当中 , 做出产品 , 可以投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当中 , 这是中国芯片的一次飞跃 。
【技术|投影行业光阀芯片国产化加速 “中国芯”已投入实际应用】攻坚之路仍存挑战
芯片的诞生 , 需要经过研发、制造和封测三大环节 。 据了解 , 慧新辰选择的是芯片研发和封测“两头抓”的模式 。
李鲲表示 ,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模式 , 是因为光阀芯片与普通芯片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别 。 普通芯片是电信号进电信号出 , 设计、流片、封测有较为完备的体系 , 但光阀芯片的工作是光照进来时 , 电信号进来通过电信号来调制光 , 调制完成后的光再照射出去 , 这里面的光电作用面结构复杂 , 涉及到制造光阀芯片的核心技术 。 不仅找不到合适的封测厂家 , 即便找到了也是受制于人 , 还是会被“卡脖子” 。
“所以出于做真正独立自主的国产LCoS芯片的战略目标考虑 , 我们选择了设计+封测的模式 , 由自有的封测产线完成晶圆级封测 。 ”李鲲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