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比特币价格已经腰斩 , 但众人期望的矿难并未如期而来 , 我们想要原价购买RTX30系显卡的愿望在短期内仍旧不会实现 , RTX30系显卡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仍旧是空气卡 。 对于刚需升级的人群来说 , 与其傻傻等RTX30系显卡 , 还不如先把周边配件配齐 , 比如电源、机箱、主板、风扇等等 。
文章图片
今天我就来分享几款自有以及简单体验过的机箱与电源 , 大体的目录如下 。
文章图片
机箱
ITX机箱
直接从ITX机箱开始 , 但这里的ITX机箱不是定制机箱 ,也不是为了单纯为了小而小的机箱 , 我关注的ITX机箱至少要能容纳下240水冷和RTX系列显卡 , 手头这两款机箱就是安钛克Cube-Razer和乔思伯V8 。
安钛克Cube-Razer
这款机箱属于雷蛇定制版 , 可以正常容纳240水冷和RTX系列显卡 , 但它设计上的最大亮点就是支持ATX电源 , 对于搭配使用传统机箱的用户来说无需另行购买ITX机箱 。 安钛克Cube-Razer雷蛇版虽然不是全铝机身设计 , 但也采用了3mm铝材外壳设计 , 最重要一点是它支持35厘米长度以下的显卡、19厘米以下的风冷散热器、20厘米以下的电源 , 也就意味着自己无需更换已有的硬件,拿出来直接安装即可 。 这款机箱预留了3.5英寸硬盘的安装位以及多个2.5英寸SSD安装位、支持240水冷安装 , 更适合看重存储以及硬件配置较高的玩家 。 另外还有一点 , 安钛克Cube-Razer雷蛇版算是一款异型机箱 , 它不是传统的方方正正造型设计 , 而是采用了前倾的造型设计 , 原因就是前后加入了可拆式设计的组件
文章图片
安钛克Cube-Razer雷蛇版两侧的面板都可以直接拆卸下来 , 而且都是免工具固定 , 拆装上比较简单 。 从下图也可以看到 , 左右两侧面板不再是传统方方正正的设计 , 而是两端采用了有些标新立异的个性化U型设计 。 左右侧板都是经过4次弯折、7道工序冲压成型 , 兼顾硬度与造型的同时也提升了侧板与机身的贴合度 。
文章图片
安钛克Cube-Razer雷蛇版提供了三条PCI槽 , 所对应的挡板均有镂空工艺处理外 , 同时采用了可拆卸式设计来实现重复安装使用的目的 。 安钛克Cube-Razer雷蛇版可以兼容三槽独立显卡 , 可以满足高端显卡的安装需求 , 也可以为普通显卡预留出较大空间 。 两侧多余的空间可以作为扩展空间更加方便理线 。 后方这个位置支持14厘米风扇的安装 , 也可以用来安装12厘米或是14厘米的冷排 。
文章图片
安钛克Cube-Razer雷蛇版自带的风扇为12厘米 , 采用了黑色的7扇叶设计 。 这把风扇自带灯光 , 灯光为为单色的经典雷蛇绿 。
文章图片
安钛克Cube-Razer可以满足玩家安装RTX显卡、ATX电源、240水冷以及主流风冷散热器的安装需求 , 内部空间充裕 , 不用担心另外更换电源、散热器以及显卡的问题 , 前面板全进风的设计保证了进风量 , 不用担心内部散热问题 。 不足的地方就是安钛克Cube-Razer价格相对高一些 , 也没有提供独立的显卡支架来搭配大型显卡使用 。
文章图片
乔思伯V8机箱
乔思伯V8外壳材质为合金铝 , 机箱体积比较大 , 在设计上比较另类的就是采用抽屉式安装方式 。 乔思伯V8可以说是有两部分组成 , 一个是金属外壳 , 一个是用来固定安装的内胆 , 也就是金属框架的部分 , 需要拉出来后才能安装硬件 , 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全摆脱了箱体的束缚 , 安装上更加简单便捷 。 内胆集成了电源开关部分 , 可以独立搭配硬件安装使用 。 2个12厘米风扇或是240水冷的安装位置在顶部 , 电源和硬盘的安装位置在侧面 。 如果你想要安装风冷的话 , 乔思伯V8机箱支持195毫米以下高度的风冷 , 也就是说几乎市面上所有的风冷都可以正常安装 。
文章图片
乔思伯V8作为卖点的部分 , 一是乔思伯V8辨识度更高、质感更强的全铝外壳设计, 用料扎实;二是乔思伯V8特色的抽屉式设计在组装上也更加轻松 , 另外内部框架也可以独立使用;三是乔思伯V8自带一个20厘米的前置风扇 , 后方支持14厘米风扇 , 可以更好的搭建水平风道 。
文章图片
不足的地方就是电源架有两颗螺丝需要拆掉前置风扇才能进行拆解 , 操作上有些不方便 。 TYPE-C接口非USB3.2 GEN2 。
中塔机箱
大部分攒机玩家首选的机型类型还是中塔机箱 , 空间容量已经够用 , 目前厂家比拼的点就是外观设计、内部空间大小、有无预装风扇及风扇的数量和种类 , 另外就是有无显卡支架、有无type-C接口 。 (下图为鑫谷直男1号快充版机箱)
文章图片
安钛克风行者DF 700FLUX
安钛克去年所推出的FLUX系列机箱属于升级版 ,FLUX系列包含的驱逐者DF 600FLUX、守护者DP502FLUX和风行者DF 700FLUX还有P10 FLUX , 其中P10 FLUX是一款兼顾静音与散热的机箱 , 在FLUX系列里比较特殊 。 整体来讲 , FLUX系列机箱主打的就是散热性能 , 创新的部分就是将电源仓上方全部采用了开孔设计同时预留了风扇安装位来实现垂直风道 。 这些机箱的相同点都是自带HUB、支持360水冷和自带五把风扇的中塔机箱 。 (下图为风行者DF 700FLUX)
文章图片
HUB就是指的这个灯光和风扇供电配件 , 包含了六个5V~3PIN灯光接口和六个3PIN风扇供电接口 , 基本解决了主板灯光接口和供电接口不足的问题 。 如果3PIN供电接口变化4PIN会更为实用 。
文章图片
风行者DF700FLUX顶部采用水平设计的I/O面板 , 包含了2个蓝色标识的USB3.0接口、耳机和麦克风接口、电源键、LED控制键 ,USB接口和音频接口都提供了防尘塞 , 细节设计上比较用心 , 避免了朝上的接口存在吃灰的问题 。 电源键和LED键键程很短 , 按键非常清脆 , 均采用了螺纹工艺处理来提升按键手感 , 按键没有采用灯光带的设计 。 风行者DF 700FLUX顶部自带磁吸式防尘网 , 拆装与日常清理上比较方便 。 顶部在支持的冷排规格上为360冷排 , 也可以安装3个12厘米风扇或是2个14厘米风扇 。
文章图片
风行者DF 700FLUX最大支持ATX规格的主板 , 在CPU的限高上是175毫米 , 高于大部分同类型机箱的165毫米;可容纳显卡长度为405毫米 , 基本可以满足市面上绝大部分显卡、风冷的安装使用需求 。
文章图片
电源仓顶部安装的风扇就只能是反向风扇 , 也就是往机箱内部吹风 , 原装自带的反向风扇只有一个 , 可以自己去选购另外的反向风扇或是直接购买幻彩ARGB反向风扇 。 如果只安装一个反叶风扇在这里 , 要安装在靠近前面板的那个位置 , 这个位置更有利于显卡的散热 。
文章图片
不足的地方是 , 风行者DF 700FLUX自带的HUB没有提供4PIN供电接口 , 没有提供独立的显卡支架来搭配大型显卡使用 。
安钛克驱逐者DF600 FLUX
安钛克驱逐者DF600 FLUX中塔机箱前面板设计有些另类 , 并不是说采用的是亚克力面板 , 而是造型上采用了X字型 , 上下左右都可以直接进风 , 可以保证进风量 。 安钛克驱逐者DF600 FLUX中塔机箱有提供防尘网 , 也是采用的磁吸式设计 , 安装位置则是在内侧 。
文章图片
安钛克驱逐者DF600 FLUX中塔机箱顶部采用水平设计的I/O面板 , 包含了2个蓝色标识的USB3.0接口、耳机和麦克风接口、电源键、LED控制键 。
文章图片
安钛克驱逐者DF600 FLUX中塔机箱延续了安钛克成熟的做工设计 , 拆装上比较方便 , 在内部的空间容量可以满足容纳下当前绝大部分显卡、电源、风冷等 , 开孔数量和位置上可以满足日常走线的需求 。
文章图片
安钛克驱逐者DF600 FLUX中塔机箱作为卖点的部分 , 一是随机箱自带的三个幻彩ARGB风扇、1个反向风扇和1个普通风扇共计五个风扇 , 用户基本无需额外购买风扇;二是自带一个兼具灯光与供电的集线器 , 可以同时外接5个幻彩ARGB风扇的安装使用需求 , 还可以直接连接主板实现灯光同步 。
文章图片
不足的地方就是安钛克驱逐者DF600 FLUX中塔机箱的前面板是亚克力面板 , 非钢化玻璃 , 风扇是直接与外部接触而没有防尘网设计 , 这是后续需要优化升级的部分 。
九州风神魔方310电脑机箱
九州风神魔方310电脑机箱可以说是魔方550电脑机箱的缩小版 , 原因就是魔方310在保留魔方550设计的基础上 , 从全塔机箱变为了中塔机箱 , 同时采用了无螺丝设计 , 让拆装上更加方便 。
文章图片
九州风神魔方310在设计上有三个亮点 ,
一是九州风神魔方310采用磁吸式黑色钢化玻璃面板设计 , 不用再去拧四颗螺丝 , 也不用担心老是丢螺丝而无法正常安装的问题 , 只需要侧拉并上提就可以取下钢化玻璃面板 , 比较方便实用 。 装回时只需要将金属固定片对准机箱即可 。 钢化玻璃面板的顶部和底部都用金属包裹 , 同时搭配凸起的立柱来实现与机箱的二次固定 , 防止意外脱落的问题 。 钢化玻璃面板左右两侧采用减震海绵贴附来降低与机箱的碰撞 。
文章图片
二是九州风神魔方310提供了四个风扇转接板 , 可以直接用来外接四个风扇 , 极大的缓解了主板风扇接口不足或是风扇线材长度不够的问题 。
文章图片
三就是这个显卡支架的设计 , 对于自己这种在用Nvidia RTX2070大型显卡的用户来说 , 大幅降低了显卡变形的问题 。
文章图片
九州风神魔方310造型设计上中规中矩 , 传统的四四方方造型 , 做工上较为成熟 , 扎实的用料也使得机箱比较有分量 , 同时金属面板表面经过静电喷涂覆盖哑光涂层处理 , 没有其他部分机箱摸起来有明显的廉价感的手感 。 前方可以安装360冷排或是360风扇 , 支持280水冷或是2个140风扇安装 。
文章图片
机箱顶部采用水平设计的I/O面板 , 包含了2个USB接口、音频接口、电源键、RESET键 , 其中音频接口提供了耳机和麦克风接口 , 2个绿色标识的USB3.0接口而舍弃了USB2.0接口 。
文章图片
顶盖同样是支持安装360冷排或是360风扇 , 孔位上也支持安装140毫米 。 不推荐冷排安装在顶部原因 , 就是可能会与主板和走线产生冲突 。
文章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 , 九州风神魔方310只是一款侧透机箱 , 没有采用前透的设计 。 虽然自带一个风扇 , 但是非RGB风扇 , 只能自行进行更换 。
安钛克冰钻P120
安钛克冰钻P120是一款前透+侧透设计的中塔机箱 , 对应的面板材质均为光滑玻璃 。 从下图可以看到两点 , 一是安钛克冰钻P120前面板就是落地天窗设计 , 不能拆卸 , 也没有设计风扇或是水冷的安装位 , 可以直观的看到内部 , 从效果上来说更适合分体式水冷;二是机箱没有自带风扇 。
文章图片
安钛克冰钻P120底部和侧壁均可以安装360冷排 , 另外底部采用了全镂空设计 , 可以用来安装120冷排、240冷排、280冷排、360冷排 , 也可以安装4个12厘米风扇或是3个14厘米风扇 。 安装时需要留意的部分 , 一是在CPU散热器的限高上是18.5厘米 , 可容纳显卡长度为45厘米 , 可以满足大部分想要使用巨型风冷散热器和显卡的用户 。 二是底部安装风扇或是冷排的同时 , 还想要垂直安装显卡的话 , 需要留意风扇和冷排的厚度不能超过28毫米 , 否则会影响到安装 。
文章图片
三是搭配两段式铝制显卡支架可以起到有效支持长显卡的目的 。 四是预留四个硬盘位 , 对于拥有多块硬盘需要安装的玩家来说 , 可以自行选购硬盘架来进行扩展 。
文章图片
安钛克冰钻P120仍旧采用的是水平式设计的I/O面板 , 接口的部分提供了两个USB3.0接口 , 耳机和麦克风接口、常见的内凹式电源键和按键相对较大的RESET键 。
文章图片
不足的地方就是 , 安钛克冰钻P120没有自带风扇 , 需要自行准备 。
鑫谷直男粉机箱
作为直男玩家 , 对于粉色类的数码产品有过了解但并没有购买 , 印象中最早留意的产品就是耳机 , 随后在选购显卡的时候发现了某通家特色设计的粉色显卡 , 后面则是各大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粉色桌面系列 , 比如显示器、鼠标、键盘、鼠标垫、机箱、水冷等等 , 除了吸引女性用户外 , 还吸引了一些漂亮的男孩子和中年大叔 。 相比于高贵的X佬紫 , 这种平易近妹子的大叔粉貌似更容易被人接受 。 而男人一旦入了粉色数码产品后 , 很可能会购买更多的粉色产品 , 可以说粉色的加入让单调的机箱市场多了一丝活力 。
文章图片
鑫谷直男粉机箱为侧透机箱设计 , 最大支持ATX规格的主板 , 在CPU的限高上是162毫米 , 可容纳显卡长度为主流常见的330毫米 。 鑫谷直男粉机箱采用了侧开门式钢化玻璃面板设计 , 通过磁吸式把手与机身吸附在一起 。
文章图片
鑫谷直男粉机箱前方可以安装3个12厘米或是14厘米的风扇 , 但是仅仅支持240冷排 。
文章图片
机箱顶部采用水平设计的I/O面板 , 包含了3个USB接口、音频接口、电源键、RESET键 , 其中音频接口提供了耳机和麦克风接口 , 1个蓝色标识的USB3.0接口和2个USB2.0接口 。 两个按键键程很短 , 按键非常清脆 , 均采用了螺纹工艺处理来提升按键手感 , 不过按键并没有采用背景灯的设计 。 顶部自带磁吸式防尘网 , 不过仅仅支持240冷排或是240风扇 。
文章图片
鑫谷直男粉机箱在价格上是优势 , 较为出色的做工和特色设计 , 侧开门式钢化玻璃面板、前面板免工具拆装都方便了日常的使用 , 同时鑫谷直男粉机箱在内部的空间容量可以满足容纳下当前绝大部分显卡、电源、风冷等 , 开孔数量和位置上可以满足日常走线的需求 。
文章图片
不足的地方就是 , 鑫谷直男粉机箱没有自带风扇 , 需要玩家自行准备 。
TT挑战者H6钢铁侠定制机箱
作为定制机箱 , TT挑战者H6钢铁侠定制机箱在细节设计方面比较到位 , 不管是在外包装还是机箱设计上 , 除了印有钢铁侠图案外 , 还加入了紫薯精灭霸和几个名场面的台词 。
文章图片
TT挑战者H6钢铁侠顶部采用水平设计的I/O面板 , 包含了1个蓝色标识的USB3.0接口、独立的耳机和麦克风接口、电源键、RESET键和LED控制键 ,接口没有提供防尘塞 。 电源键、RESET和LED键键程很短 , 按键清脆 , 按键表面均采用了磨砂工艺处理来提升按键手感 , 按键四周没有采用灯光带的设计 。
文章图片
TT挑战者H6钢铁侠定制机箱设计上的一个亮点就是左右两侧面板均采用了侧开门设计 , 方便日常拆装配件 。 同时TT挑战者H6钢铁侠提供了独立的金属材质显卡支架 , 可以更好的解决大型显卡变形的问题 。
文章图片
TT挑战者H6钢铁侠定制机箱除了支持E-ATX主板、前顶支持双360水冷外 , 前方还同时支持三明治水冷安装 。 内部空间巨大 , 可以容纳下当前绝大部分显卡、机箱电源、风冷等 , 在开孔数量和位置上可以轻松满足日常走线的需求 。
文章图片
不足的地方 , TT挑战者H6钢铁侠没有提供风扇 , 需要玩家自行准备 。
全塔机箱
鑫谷全塔机箱开元T1
鑫谷开元机箱系列在设计上很有特色 , 最大的卖点就是实现了将显卡采用垂直模式安装 , 此类设计的优势就是避免了水平安装模式下大型显卡出现的变形问题 , 也不用额外购买转接线和显卡支架 。 鑫谷开元系列从K1到T1已经有很多款机箱可供选择 , 但是T1却是第一款全塔机箱 , 而且是白色侧透机箱 , 为对空间要求大同时想要装一体白机箱的玩家提供了一个选择 。
文章图片
鑫谷开元T1机箱前置预留有3个14厘米风扇位 , 也就意味着前方支持240/280/360/420冷排安装 。
文章图片
右侧的钢化玻璃厚度为3毫米 , 不算太厚 , 设计上的亮点就是采用了侧开门的设计 , 而且是磁吸式设计 , 很方便日常开合 。 开元T1机箱在主板在安装上相对而言就是旋转了90度 , 而上方对应主板接口的部分是向内凸起 , 会占用内部的部分空间 。 开元T1机箱所支持的主板类型为E-ATX、ATX(标准型)、M-ATX(紧凑型)、MINI-ITX(迷你型) , 涵盖了主流常见的规格 , 不用担心主板安装问题 。 支持的CPU散热器高度为175毫米 , 显卡限长则是345毫米 , 基本上市面上的绝大部分风冷和显卡都可以正常安装 。
文章图片
鑫谷开元T1机箱顶部预留了1个12厘米风扇位置 , 内部PCIE挡板的部分与顶部距离拉的比较开 , 设计上的作用就是用来隐线 。 鑫谷开元T1机箱提供了主流7个PCI-E槽位 , 对应的挡板均采用镂空工艺处理 , 同时所有挡板由一颗螺丝固定 , 可以自行拆下 , 也可以左右进行移动调节 。
文章图片
鑫谷开元T1机箱I/O面板接口部分提供了1个USB-C接口、2个USB3.0和2个USB2.0接口 , 此外提供了1个耳机接口和1个麦克风接口 。 按键同时提供了reset键和电源键 , 电源键四周有一圈白色的部分环绕 , 这个就是灯光带 , 通电开机后会亮起 。
文章图片
作为一款全台机箱 , 鑫谷开元T1机箱的卖点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让显卡直立安装 , 相比与水平安装方式 , 降低了显卡变弯的问题同时不用另购显卡支架 。 顶部隐线的设计让线材看起来更为整洁 , 内部的空间容量上以及走线上不用有太大担心 , 可以兼容E-ATX主板、主流显卡和175毫米以内高度的风冷 。
二是前后均可以安装360水冷 , 尤其是前方支持420水冷、可以安装三个14厘米风扇 , 可以满足双U玩家以及玩灯用户的安装使用需求 。
三是细节设计较为出色 , 比如自带USB-C口 , 侧面板防掉螺丝设计 , 孔位多方便走线 , 自带束线带等等 , 方便了日常使用 。
文章图片
不足的地方是底部没有预留风扇安装位 , 没有预装风扇 。
异型机箱
骨伽COUGAR小开拓者S
骨伽COUGAR小开拓者S , 与开拓者、开拓者mini同属于骨伽开拓者系列 , 三者在造型设计上相似 , 但小开拓者S价格上有优势 , 同时颜色上有黑橙和粉色两种颜色可选 , 粉色适合送妹子 , 也适合有少女心的汉子 。
文章图片
骨伽小开拓者S粉是通过铆钉另外搭配五个黑色立柱贯穿固定在一起 , 整体上跟人的感觉就是金属感很强 , 比较符合钢铁直男风格 。 骨伽小开拓者S粉顶部就是镂空式设计 , 跟同类型的异型机箱一样 , 没有提供防尘网设计 。 顶部最大支持240冷排 , 也可以安装2个12厘米风扇 。
文章图片
前面板顶部设计有I/O面板 , 提供了两个USB3.0接口、耳机和麦克风接口、Reset键和电源键 。 因为顶部设计的原因 , I/O面板并非水平设计 , 而是倾斜式设计 , 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操作 。
文章图片
作为开拓者系列的产品 , 骨伽小开拓者S粉适合自己这类想体验异型机箱但又预算有限的玩家 , 支持ATX主板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安装需求 , 同时支持240冷排和15厘米以下电源的设计 , 也能够让绝大多数人可以直接搭配已有的设备直接进行安装 , 同时走线上更为自由 , 透光性也相对更高些 。
文章图片
不足之处就是骨伽小开拓者S粉没有自带风扇、没有提供显卡支架 。
电源
对于电源来说 , 自然是功率越大越好 , 但往往还需要考虑价格问题 。 对于ITX机箱电源来讲 , 目前的天花板 , 既然是我们想要上RTX30系显卡 , 那么电源功率还是建议大一些好 , 从850W起步 , 这样我们在后续添加其他硬件、手动超频时 , 也不用担心供电问题 。 目前在用的ATX电源包含了850W、1000W和1300W , 包含了安钛克、振华、鑫谷这几个品牌 。
安钛克NE850金牌电源(白色)
安钛克作为有着35年历史的品牌 , 旗下电源种类极为丰富 , 同时在售后方面也比较有保证 。 这台主机电源采用的就是白色限量款的850W安钛克NE850金牌电源 , 安钛克NE850金牌电源采用全模组、全日系电容设计 , 在售后方面提供了7年免费换新服务 。
文章图片
安钛克NE850金牌电源作为一款ATX标准电源 , 采用全白外壳设计 , 搭配喷涂磨砂工艺处理 , 具备防滑耐磨耐脏的特性 , 做工上较为精细 。 短机身设计占用电源仓的空间更少 , 免去了考虑中塔机箱电源仓空间大小的麻烦 , 也比较有利于散热 。 与同类的中高端电源一样 , 安钛克NE850金牌电源设计有独立的电源开关 , 位于电源交流输出接口上方 , 独立电源按键的设计很实用也易于操作 , 免去了直接拔电源线或是关闭电源插座的麻烦 。
文章图片
安钛克NE850金牌电源采用了主流高端电源上常见、具备同步整流技术的全桥式LLC、DC-DC架构、主动式PFC设计 , 转换效率高达92.89%、在50%负载条件下可以达到93%的超白金转换效率 。 安钛克NE850金牌电源支持的输入电压为全幅100~240V , 比被动式PFC性能要好也更加节能 。
文章图片
安钛克NE850金牌电源底部采用了一个智能温控静音风扇 , 会根据高温高负载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自动启动风扇 , 低负载低温的状态下电源风扇会进入停转状态 , 从而将运行噪音控制在最低限度 , 兼顾了高效散热与低噪音的特性 。
文章图片
安钛克NE850白金版电源
安钛克NE系列的电源在外观设计上相似 , 这款安钛克NE850白金版电源也支持7年换新 , 同时采用全模组、全日系电容设计 。 安钛克NE850白金版电源采用了主流高端电源上常见、具备同步整流技术的全桥式LLC、DC-DC架构、主动式PFC设计 , 在50%负载条件下可以达到93%的超白金转换效率 。 安钛克NE850白金版电源支持的输入电压为全幅100~240V , 比被动式PFC性能要好也更加节能 。 与同类的中高端电源一样 , 安钛克NE850白金版电源底部采用了一个智能温控静音风扇 , 同时安钛克NE850白金版电源设计有独立的电源开关 , 位于电源交流输出接口上方 , 独立电源按键的设计很实用也易于操作 , 免去了直接拔电源线或是关闭电源插座的麻烦 。 电源键右侧设计有HYBRID MODE按键 , 在一些高端电源上能够看到 , 开启后(ON )风扇在低负载时停转以提供更好的静音表现 , 默认(OFF)功能则为温控风扇转速的状态 。
文章图片
安钛克HCG X1000金牌电源
安钛克HCG系列属于安钛克高端电源 , 同样采用了全模组、全日系电容设计 , 但售后则是提升到了10年换新 。 安钛克HCG系列有两款有特色的电源就是玫瑰金色的HCG X850金牌电源和HCG X1000金牌电源 , 同属于限量版 。
安钛克HCG X1000 80PLUS金牌电源采用了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12V同步整流+5V/3.3V DC-DC方案 , 属于目前同类中高端电源中比较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方案 。 电路板焊点上颇为饱满 , 做工用料扎实 。
文章图片
安钛克HCG X1000拆开后第一眼看到的是四组大小不一的金属散热片 , 全部都没有进行黑化处理 , 在实际的厚度和面积上有所差异 。 安钛克HCG X1000内部空间不算大 , 因为元件和散热片的增多看起来略有些紧凑感 , 不过不同元件距离不算太近 , 排列上较为工整 。 主变压器是VER42BB04 , 这个主变压器型号在ROG一类的高端电源上较为常见 , 主要用来稳定提供+12V电路的输出 。
文章图片
主电容采用的是Hitachi HU 820μF 400V , 具备稳定耐用、省电等特性 , 耐高温达到了105℃ , 同时两侧配备了大量的铝制散热片 。
文章图片
继电器的部分采用的是额定电压AC/DC12(V)的宏发HF46F-G12-H1T , 用来提供直流电流 , 在安钛克HCG系列上较为常见 。 电容的部分包含了Nichicon HE系列电解电容、FPCAP固态电容以及NCC电解电容 , 在电容用料上较为用心 , 确保了长时间使用下的性能稳定 。
文章图片
在风扇的设计上 , 安钛克HCG X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采用的是11叶的135mm FDB液态轴承静音风扇 , 不再是120mm规格的风扇 , 寿命更长同时支持温控 , 会根据高温高负载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自动启动风扇 , 低负载低温的状态下电源风扇会进入停转状态 , 从而将运行噪音控制在最低限度 , 兼顾了高效散热与低噪音的特性 。
文章图片
安钛克HCG X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为全模组设计 , 在接口一侧标识为接口类型 , 比如M/B、CPU、SATA、PCI-E等 , 方便用户接线参考 。 接口分为了上中下三排 , 上排为三组PCI-E/CPU模组口 , 支持CPU或PCIE的模组线 , 可以满足搭配双CPU服务器使用 , 也可以扩展成多路显卡供电线使用 。 主板模组口采用了18+10PIN设计 , 支持下一代主板连接使用 。 SATA模组口提供了4组 , 可以同时满足连接多块硬盘等设备的扩展使用需求 。
文章图片
如果你感觉HCG X1000功率偏大 , 那么可以考虑HCG X850金牌电源 , 它也是采用了玫瑰金外壳设计 。
文章图片
鑫谷GP1100G黑金全模组电源
鑫谷GP系列属于鑫谷旗下的高端品牌 , 价格相对比与国际品牌在价格方面有优势 。 鑫谷GP1100G黑金全模组电源额定功率1000W , 尺寸为180mm*150mm*85mm , 体积相对与自己的其他几款电源来说要更长些 。
文章图片
鑫谷GP1100G黑金全模组电源采用LLC Pro白金架构谐振电路设计 , 搭配DC-DC直流低损转换电路提升效能 。 主电容为台系105℃/420V丰宾Capxon电容 。 鑫谷GP1100G黑金全模组电源设计有独立的电源开关 。
文章图片
鑫谷GP1100G黑金全模组电源内置14cm双滚珠轴承风扇 , 支持AI Cooler智能温控 。
文章图片
鑫谷GP1100G黑金全模组电源模组口分为了三层 , 提供了1个24(20+4)pin主板供电接口 , 2个8(4+4)pin CPU供电接口 , 8个8(6+2)pin PCI-E接口 , 6个D型4pin接口 , 12个SATA接口 。
文章图片
振华LEADEX G850金牌电源
电源圈里玩灯的厂家不算多 , 振华算是其中一个 , 而且振华在给电源加上RGB发光模组的同时 , 还让电源可以实现与华硕、微星等主板的灯光联动功能 , 玩法更加多样 , 对于灯光玩家来说更具吸引力 。
文章图片
振华LEADEX G850电源为全白机身设计 , 适合想要攒一台白色主机的用户 , 至于售后方面同样提供了十年质保的服务 。 振华LEADEX G850电源采用客制化德国英飞凌Cool-MOS管 , 内置日本CHEMI-CON固态电容 , 拥有双电压回路和智能温控系统 , 采用LLC半桥谐振拓扑+DC-DC稳定电路设计 。 振华LEADEX G850电源模组口分为了上下两层 , 接口采用的是透光性良好的透明材质 , 可以确保内部风扇的灯光效果可以更好的呈现出来 。
文章图片
振华LEADEX G850电源内置一个256色渐变RGB效果的130MM F.D.B静音风扇 , 风扇采用了11片白色风流扇叶 。
文章图片
振华LEADEX G850电源加入了常见的独立开关设计 , 同时还加入了RGB按键和一个ECO按键 , 其中RGB按键可以切换炫彩 , 跑马灯循环 , 器材呼吸灯 , 恒亮 , 跳动等在内的16种灯光模式 , 也可以直接关闭灯光 。 ECO按键用来启动ECO智慧节能温控系统 , 这个系统可以让风扇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停止转动 , 在温度提高后自动提升风扇转速 。
文章图片
以上就是此次分享的内容 , 数量不算多、种类不算丰富 , 但都是自己体验过的一些产品 ,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参考 。
【周边|苦等RTX30系空气卡不如先准备周边配件,几款在用机箱电源总结点评】终有一天我们都能原价购买到RTX30系显卡 , 或许也可能直接上RTX40系显卡 。
推荐阅读
- IT|车企圈粉术:“特斯拉酒”贵超茅台 蔚来车主18万买周边
- 周边|ESO拍到银河系超大黑洞周边最深最清晰照片,恒星极速飞转
- 数字货币|狗狗币大涨23% 马斯克称未来可用狗狗币买特斯拉周边
- Microsoft|微软Xbox周边商城推出“死亡红环”海报 售价24.99美元
- 促销|今年最后一次超低价促销,双十二也有新周边上市
- 主机|《生化》新电影推非卖品周边PC主机 3070+i7处理器
- 搞了|【搞事】买牛仔裤送万元手机你见过吗 三星这周边操作秀~
- Samsung|三星Galaxy Z Flip 3官方周边:一条牛仔裤
- 新浪数码|三星Galaxy Z Flip 3官方周边:一条牛仔裤
- IT之家|外星人推出新Aurora R13水冷电竞主机: 12代CPU+DDR5+RTX30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