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 , 中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 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 , 顺利把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嫦娥五号 , 是负责嫦娥三期工程“采样返回”任务的中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 。 也是"绕 , 落 , 回"中的第三步 。 火箭在万人瞩目下 , 一瞬间变成一颗璀璨的光芒直冲云霄 , 标志着我国第六次探月工程任务的顺利开启 。
在月壤采集史上 , 人类采集过 9 次月壤 。 其中 , 苏联月球 16 号、月球 20 号和月球 24 号 3 个无人月球探测器进行了 3 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 带回的月球土壤样品仅约 330 克 。 而时隔 44 年 , 我国仅嫦娥五号 1 个探测器就计划带回 2 千克月球样品 , 堪称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
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作 , 将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的诸多“首次” 。
1.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 。 作为此次任务的核心关键之一 , 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是嫦娥五号任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 。 在这个阶段 , 嫦娥五号探测器将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 , 并采集月壤 , 实现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 。
2.首次月面起飞上升 。 当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面工作后 , 就要踏上“回家”的旅程 。 回家第一步如果顺利迈出 , 将会突破我国航天史上另一个首次——月面起飞上升 。
3.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 当着陆器托举上升器实现月面起飞上升后 , 嫦娥五号一路飞奔而去 。 但仅依靠上升器是不可能实现返回地球的 , 它需要飞到月球轨道上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 , 把采集到的月壤转移到返回器 。 然而 , 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实施无人交会对接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 , 在人类航天史上也是第一次 。
4.首次带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 当返回器带着月壤从38万公里远的月球风驰电掣般向地球飞来 , 这时它的飞行速度接近每秒11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 , 一般从近地轨道返回的航天器速度则大多为每秒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 。 这每秒3公里的差距给航天器再入返回地球带来巨大难度 , 一旦速度过猛 , 返回器就会一头撞向地球 。 因此 ,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让返回器减速飞行 。
此次登月具有重大的意义 , 月球表面有一层广泛分布的厚2米至15米的月壤 , 对地球上的人来说 , 其蕴藏着巨大科学价值 。 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教授肖龙介绍 , “月壤中有大量月球岩石碎块、矿物及陨石等物质 。 科学家通过研究这些月壤物质 , 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 , 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信息” 。
此外 , 月壤还拥有丰富资源 。 专家介绍 ,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 , 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橘红色玻璃形式颗粒 , 这些颗粒一般富含铝、硫和锌 。 通过对样品的实验与分析证实 , 月壤和月岩中氧化铁的含量也很高 , 从中可以制取水和氧 , 未来可利用月面物质支持月球基地运行 , 并为登月飞行器补充燃料 。 更重要的是 , 科学家还在采回的样品中发现了核聚变理想原料氦-3 。 按照目前地球的能源消耗规模 , 月球上的氦-3用于核聚变发电后 , 能够满足人类约1万年的能源需求 。 此外 , 由于月壤处于月球最表层 , 具有松散、细颗粒与易于开采的特点 , 是未来月球科研站建设、采矿、修路、资源提取的首选目标 。 这次月壤采集任务 , 不仅对我们的祖国 , 甚至对月球科学乃至整个深空探测作出重大贡献 , 这令国际科学界普遍期待 。 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 , 又一次让中国这个名字响彻世界 , 距离创新型国家前列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
【我国|福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嫦娥五号】更多福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内容 , 请访问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m.fj.zgsydw.com/!
推荐阅读
- 通信运营商|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
- 生物化学|我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
- 预定|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谢存|工信部谢存: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
- 国际主流|“妈祖”填补我国海洋环流数值预报领域空白
- 近亲繁殖|我国东北虎种群增长迅速 但近交风险不容忽视
- 运载火箭|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通信|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影响|我国东北虎种群增长迅速 但近交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