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5G竞争进入下半场,从技术转向应用

当前 , 5G正快速融入工业、能源、医疗、交通、媒体、教育、生活娱乐等各行各业 , 成为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 , 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 提供了新引擎 。 在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5G创新应用论坛上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闻库做了题为《5G网络发展创新与垂直应用》的主旨报告 , 他表示 , 现在5G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 , 竞争焦点从抢占技术产业高地转向5G应用 。
我国5G融合应用百花齐放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社会建设、数字生态 , 提出构建基于5G应用场景的产业生态 , 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 并设置数字化应用的场景专栏 , 包括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等多个应用场景 。
近日 , 工信部联合十部委发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 2023年)》 , 提出具体目标 , 到2023年 , 5G应用关键指标大幅提升;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 , 用户数超过5.6亿;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50% , 5G网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200% 。
到2023年 , 重点领域5G应用成效凸显 。 在垂直行业领域 , 大型工业企业的5G应用渗透率超过35% , 电力、采矿等领域5G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 , 5G﹢车联网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 促进农业、水利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
闻库表示 , 目前我国5G融合应用百花齐放 , 呈现经济发达地区引领趋势 。 5G“绽放杯”比赛 , 从2018年只有330个项目 , 到2020年报名4289个项目 , 涉及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交通、城市管理、文体娱乐、智慧教育、公共安全应急处理等10多个领域 。 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形成5G行业应用创新及落地聚集区 。
通过5G“绽放杯”三年来项目报名情况可以看出 , 2018年、2019年基本都是演示型、概念型的项目 , 从2020年起已经有接近三成项目可以落地应用 。
构建垂直行业5G虚拟专网
【竞争|5G竞争进入下半场,从技术转向应用】目前来看 , 5G应用的难题在于5G网络如何支撑垂直应用 。 “从1到N的规模化复制是5G能够大规模推广的基础 。 ”闻库说 。 5G应用规模化在网络侧遇到“三高”难题:5G网络定制化成本高、5G网络与行业融合难度高、企业对网络自主运营需求高 。 “三高”难题驱动5G 2C网络向5G行业虚拟专网演变 。 5G要从一个2C网络演变成5G 2B网络 , 涉及几个领域 , 包括核心网分布式下沉部署、轻量化部署网络设备、运营商与垂直行业“共管共维”以及确定融合网络 。
5G行业虚拟专网对公网是有要求的 , 即为行业用户提供能够满足行业自身需求 , 可定制、安全可靠性高、高质量的网络及可以让行业用户自己运营的网络架构 。
建设5G行业虚拟专网已经逐渐形成共识 , 进入了规模部署期 。 在三大运营商的共同努力下 , 5G行业虚拟专网数量持续增长 ,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 , 在全国的建设总量已经超过1000张 。
5G行业专网有三种模式 , 一是公网共用 , 利用公共网络通过QoS、网络切片技术做到业务优先保障、业务逻辑隔离;二是公网专用 , 通过核心网UPF下沉做到网络专用 , 实现本地流量卸载;三是定制专用 , 通过基站等设备的专建专享 , 做到按需定制 , 为客户提供专用5G网络 。
通过实践可以看到 , 既要满足垂直客户的需求 , 又要兼顾大网布网的要求 , 还要做到整个网络社会成本最低 , 行业虚拟专网已经成为目前各个行业的首选 , 其中 , 以公网专用UPF下沉模式为主 。
闻库表示 , 有三大元素驱动5G行业虚拟专网演进 。 一是价值最大化 , 要充分发挥运营商公网价值 , 实现2C网络向2B网络转变 , 需要在网络架构、技术和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 。 二是融合可控 , 5G网络与现有行业网络及系统融合 , 满足业务承载需求 , 实现网络“可管可控” 。 三是安全保障 , 5G网络一定要满足垂直行业的需求 , 要保证业务数据不出园、业务端到端安全隔离及加密等需求 。
目前 , 5G行业虚拟专网有几种方案 。 第一个方案是以5G服务能力平台为基础 , 探索运营运维新模式 。 在5G行业虚拟专网服务能力平台上 , 一头连接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 一头连接运营商能力 , 垂直行业把自身业务系统与5G的数据系统打通 。 在这个方案里 , 企业可以自主选择运营套餐 , 三大运营商可以根据垂直企业不同的需求定制适合企业的套餐 。
第二个方案是5G网络全量下沉 , 与运营商建立管控接口 。 这个方案的特点是 , 企业“说了算” 。 轻量化全量核心网在企业内部部署 , 企业根据需求定制核心网的配置及未来演进方向 , 减小对运营商大网的影响 。 同时 , 运营商也“管得住” 。 运营商和企业之间有核心网管控接口 , 实现5G网络的“共同管理” 。
第三个方案是构建重点行业的5G网络模板 。 需要面向钢铁、电力、矿山等重点行业研究制定5G行业虚拟专网模板标准 。 根据行业业务承载需求和原有业务框架 , 构建行业定制5G行业虚拟专网模板 , 包括行业专属部署架构、端到端能力等 。 这个方案的特点是 , 行业业务框架“改变小” 。 依据行业现有业务网络架构和业务流程 , 构建行业5G融合架构 , 实现5G网络“即插即用” , 尽量不改变行业企业现有业务架构及流程 。 网络“确定性”强和业务“意外少” , 根据行业业务承载需求 , 运营商提供5G端到端能力 , 保障垂直行业业务的安全性 。
闻库认为 , 5G行业虚拟专网的目标是实现5G网络低成本、高价值、高安全、可管可控的模式 , 并下沉到行业企业 。 他表示 , 未来5G行业虚拟专网还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 , 跨界研究 , 探索5G全量网络下沉模式;第二 , 制定重点行业5G模板标准 , 形成规模化推广基础;第三 , 建立重点行业5G试验体系 , 形成迭代输出渠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