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综合|57亿创纪录罚单!贝索斯上天,亚马逊“落地”


新浪财经综合|57亿创纪录罚单!贝索斯上天,亚马逊“落地”
文章图片
图1/3
图:图虫
来源:21Tech
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上天之后 , 他旗下的亚马逊却突然“坠地”了 。
在最新财报不及预期 , 营收增速大幅放缓的同时 , 刚刚 , 亚马逊又因违反数据隐私 , 被欧盟处以创纪录的8.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7.29亿元)罚款 , 这是欧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数据隐私侵犯罚款 。
受上述利空消息影响 , 亚马逊股价大跌 , 跌幅7.56% , 市值一度蒸发近万亿元人民币 , 股价最新报3327.59美元/股 , 最新总市值1.68万亿美元 , 直接退出了“2万亿美元俱乐部” 。

新浪财经综合|57亿创纪录罚单!贝索斯上天,亚马逊“落地”
文章图片
图2/3

超57亿天价罚单
据报道 , 亚马逊公司因违反欧盟严格的数据保护规定 , 被欧盟主要监管机构处以7.46亿欧元(约合8.88亿美元 , 57.29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 这是欧盟有史以来最大的数据隐私泄露罚款 。
据悉 , 此前的“纪录保持者”是谷歌 , 其被法国数据保护机构判罚了5000万欧元 。 此前曾有媒体估计 , 在欧洲隐私法之下 , 亚马逊将被处以超过4.25亿美元罚款 , 如今8.88亿美元的罚金已是预期的两倍有余 。
本周五 , 亚马逊在一份监管文件中披露了卢森堡数据保护局7月16日的决定 。 该决定表示 , 亚马逊对个人数据的处理不符合欧盟一般性数据保护条例 。
亚马逊在文件中说 , 罚款是“没有根据的” , 并将“在这个问题上为自己大力辩护” 。 该公司将对该决定提出上诉 。
据了解 , 2018年5月25日 , 欧盟颁布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 , 被认为是欧盟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网络数据管理法规 ,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限制企业对个人用户数据的使用权 。 如果没有特定的、明确的、合法的目的 , 企业收集了用户的数据 , 或者虽然用户同意但企业搜集并达成目的后未立即删除的 , 就属于违法行为 。 违反GDPR的行为 , 最高或将面临年收入4%的处罚 。
公开信息显示 ,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极为严苛地限制了敏感数据被应用、储存、处理的场景 。 所以 , 谷歌、英国航空、 H&M、万豪酒店集团都曾面临欧洲政府关于他们数据违规的处罚 , 不过罚金普遍在千万欧元级别 , 而非亿元级别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并不是亚马逊第一次因违反GDPR被罚 。
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0日 , 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CNIL)发布公告称 , 由于谷歌及亚马逊法国网站未经用户许可存储用户个人信息 , 该机构常委会日决定分别向谷歌和亚马逊两家公司开出1亿欧元(约合8亿元人民币)和3500万欧元(约合2.8亿元人民币)的罚单 。
财报低于预期 “贝索斯时代”正式结束
前几天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乘坐火箭前往了外太空 。 他是“上天”了 , 但地面上却留下了“烂摊子”——亚马逊经营业绩不容乐观 。
去年3月下旬至本月初 , 亚马逊累计涨幅超过120% , 主要是由于疫情引发的该公司电商业务快速增长 。 而同样是由于疫情好转 , 引发的投资者对其电商业务增长放缓的担忧 。
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 , 亚马逊第二季度营收、营业利润与第三季度指引均低于市场预期 。 数据披露后 , 多家国际投行纷纷下调该公司的目标价 。
周四盘后 , 亚马逊发布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 。 该公司的第二季度营收为1130.8亿美元 , 不及市场预期 , 与上年同期的889.12亿美元相比增长27% , 但与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44%的营收增速相比 , 大幅放缓 , 且创近5个季度的历史新低 。
亚马逊第二季营业利润为77亿美元 , 同比增近33% , 逊于市场预期的78.2亿美元 。
同时 , 第二季亚马逊线上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速回落至16% , 相比于去年同期48%的业务增速 , 16%的增速有点少的可怜 。
营收和营业利润不及预期的同时 , 亚马逊给出的三季度指引也是大大低于预期 。 亚马逊表示 , 第三季营收增幅可能只有16% , 公司预计净销售额为1060亿至1120亿美元 , 低于华尔街预期的1192亿美元 。
电商业务 , 增速放缓的原因 , 与疫苗普及带来的疫情好转 , 人们走出家门 , 减少线上购物的频率有关 。 另一方面 , 也是建立在去年二季度 , 新冠疫情爆发引发的居家隔离导致电商业务暴增 , 导致基数偏高的基础上 。 因此 , 公司对未来几个季度的前瞻并不乐观 。
此外 , 哪怕是营收增速超预期的云业务 , 其实营业利润率也只有28.3% , 低于第一季度的30.8% 。 而在云计算业务上的头号对手、市场份额远不及亚马逊的微软 , 利润率则持续上升 。
值得注意的是 , 第二季度财务数据的披露 , 也标志着“贝索斯时代”的正式结束 。
美国当地时间7月5日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正式卸任亚马逊CEO职务 , 而接任者是掌管云计算业务的安迪·贾西 , 后者在亚马逊工作了24年 。
国际投行纷纷下调目标价
在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披露后 , 国际投行纷纷下调亚马逊的目标价 。
其中 , 瑞穗将亚马逊目标价从4400美元下调至4100美元;投行Benchmark将亚马逊目标价从4400美元下调至4200美元;大西洋证券将亚马逊目标价从4000美元下调至3800美元;此外 , 瑞士信贷将亚马逊目标价从4850美元下调至4700美元;摩根大通将亚马逊目标价从4600美元下调至4100美元 。 Truist证券将亚马逊目标价从4000美元下调至3800美元 。
7月30日晚间 , 亚马逊股价低开低走 , 跌幅7.56% , 市值一度蒸发了近万亿元人民币 。
“封号潮”杀敌一千 , 自损八百?
亚马逊平台本季度掀起的“封号潮”取得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效果 , 或许也是销售额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 。
机构调查显示 , 截至去年年底 , 亚马逊的中国头部卖家占比达到了42% , 整体销售额占比仅次于美国 , 居第二位 。
但4月底以来 , 大批中国头部卖家店铺被亚马逊封号、产品暂停销售 。 受此影响 , 6月初 , “跨境电商最强第一股” , 行业龙头环球易购被债权人申请破产 。
至于跨境电商行业遭到“致命”打击的原因 , 5月20日 , 亚马逊官方发布了一封《致亚马逊全体卖家》的公开信 , 解释了对中国卖家大批“封号” , 是因为卖家“滥用评论” , 也就是业内常说的刷单 。
此前 , 刷单无论在国内电商平台还是在亚马逊都不罕见 , 虽然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 但长久以来已经形成行业共识 , 平台和卖家都对这个“灰色产业链”心照不宣 。
但此次亚马逊对这条灰色产业链痛下杀手 , 一方面 , 可能与亚马逊新任CEO安迪贾西有关 。 此人出身商科 , 新官上任 , 势必在改革创新方面有很多想法 。 另一方面 , 则是如上文所述 , 亚马逊深陷反垄断泥潭 。 而刷单正是亚马逊面临反垄断监管的重要原因 。
但是 , 大批封号虽然可以肃清平台风气 , 但同时也要接受销售额增速下滑的事实 。
全球反垄断
亚马逊CEO职务的接任者安迪·贾西 , 现年53岁 , 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 。 作为亚马逊的新掌门 , 安迪·贾西要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应对外界要求政府对大型技术企业加强监管的呼声 。

新浪财经综合|57亿创纪录罚单!贝索斯上天,亚马逊“落地”
文章图片
图3/3

据悉 , 在今年6月份 , 美国国会议员们向国会提交了一系列针对大型科技公司的法案 , 庞大的商业帝国亚马逊必定是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 据报道 ,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 , 亚马逊正面临至少12项反垄断调查 。
去年10月份 , 美国众议院司法机构调查了亚马逊等企业的竞争行为长达16个月 , 反垄断小组委员会最终认为:FAAG(Facebook、苹果、亚马逊、谷歌)形成垄断 。 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呼吁出台法规维护公平竞争 , 拆分亚马逊等大型技术企业 , 以限制它们收购其他企业 。
此外 , 欧委会在最近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对亚马逊发起了两轮反垄断调查 。 2020年11月通报对第一轮调查结果显示 , 亚马逊和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在零售业务上存在竞争关系 , 但亚马逊非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使用这些第三方卖家销售数据为自营产品牟利 。 目前 , 欧委会针对亚马逊的购物车和Prime会员功能开展了第二轮反垄断调查 。
科技巨头正在成为全球反垄断的重点监管对象 。
当地时间7月9日 ,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促进美国各行业竞争的行政命令 , 矛头直指大型科技公司的垄断行为 , 并承诺加强对科技业交易与海量个人数据收集的审查 。
【新浪财经综合|57亿创纪录罚单!贝索斯上天,亚马逊“落地”】行政令要求对涉及大型科技公司的并购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 重点关注旨在消除小企业竞争威胁的所谓“杀手级收购” , 避免小企业在起步前就被巨头扼杀 。
此举可能鼓励反垄断执法机构进一步遏制亚马逊、苹果、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业已形成的庞大权力和影响力 。
来源:新浪财经、格隆汇、虎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