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两种量子密钥分发融合可用性首次获现网验证

采访人员8月2日从国盾量子了解到 , 来自中国科大、国盾量子、国科量子、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与上海交大等单位的联合团队 , 完成了国际首次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后量子密码(PQC)融合可用性的现网验证 。 相关研究成果7月30日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光学通讯》上 。
【量子|两种量子密钥分发融合可用性首次获现网验证】量子计算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全世界的研究热点 , 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有QKD和PQC两种 。 国际上比较普遍的观点是 , QKD具有长效安全性 , 但缺少认证手段、应用成本相对较高;PQC具有功能和应用体系与传统密码兼容的优势 , 但缺少安全性证明 。 相对于在两种技术路线间“二选一” , 融合两者优势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
最新研究在现网实际业务中验证了融合方案的可行性 , 不仅将PQC认证协议集成到QKD设备内部 , 还在多用户、现网通信条件下进行了长时间运行测试 。 实验在真实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中运行 , 包括14个用户节点、5个光交换节点49条光纤链路 , 网络线路均为中国联通正常运营的商业线路;整个测试系统持续运行36天 , 采用PQC认证后的成码率与原成码率相比误差在2%范围内 , 证明了融合方案对QKD性能并未产生明显影响 。
审稿人认为其解决了网络安全方面的一个长期问题 。 该研究证明了“PQC+QKD”的融合方案能够有效适应规模网络的交互通信条件 , 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 为QKD设备大规模认证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新型手段 , 也为融合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 采访人员吴长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