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 湖南长沙磁浮快线启动提速运营 , 磁浮列车速度由过去每小时100公里提升至每小时最高140公里 。 这是继中国磁浮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运营后 , 在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 也是世界上首条按140公里时速投入商业运营的中低速磁浮线路 。
今年以来 , 湖南以实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七大计划”为抓手 , 以解决科技创新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为导向 , 加快创新发展步伐 , 推进产业向中高端升级 , 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深海深地深空等“三超”“三深”领域创新成果领跑世界 , 航空动力、新材料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
数据为证:今年上半年 , 湖南共登记技术合同5804项 , 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427.06亿元 , 分别同比增长140.93%、132.07%;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625.29亿元 , 同比增长22.2% 。 湖南科技创新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
集中力量攻“难点”
区块链是目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模式之一 。 位于长沙经开区的湖南天河国云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攻关的“产业区块链底层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研究”项目 , 是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 。 湖南天河国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林说 , 该项目已发布具有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数据流通网关产品——天河数通1.1版本 , 并先后与50余家制造企业进行了需求对接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针对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领域长期存在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 湖南统筹优势创新资源 ,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 , 抢占优势产业制高点 。 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方向布局攻关 , 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 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 攻克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与事关产业发展瓶颈的重大科学问题;聚焦科技创新重大项目 ,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 上半年 , “100个科技创新攻关”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 完成投资40.26亿元、研发投入18.02亿元 , 实现销售收入93.56亿元 , 申请专利921件、授权专利512件 , 突破218项关键技术 , 引进人才247人 。
链条布局解“痛点”
国产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锦绣号”下线 , 由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自主研制的山河SA70U固定翼无人机成功首飞 , 圣湘生物发布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新品……湖南高新技术企业捷报频传 。 湖南省统计局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 ,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有223家 , 实现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47.6% , 增长25.6% 。
“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原始创新技术、人才及创新平台的支持 。 ”湖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处长卿涧波说 , 湖南瞄准科技创新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成果转化效率低、中高层次人才缺、国家级平台少、创新型企业小等问题 , 实施了“基础研究发展”“芙蓉人才行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增量提质”等计划 。
同时 , 湖南重点布局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湖湘青年英才、科技领军人才、湖湘高层次人才、省院士专家工作站6类人才项目 , 全省共拥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2500多人 , 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制定出台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 , 加大培育支持力度 , 遴选10家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培育;采取研发奖补、重点项目支持等方式 , 链条式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 , 科技型企业呈现竞相迸发的良好态势 。 今年上半年 , 湖南共评价入库5批770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 较去年同期增长74.2% , 超去年全年的入库总数 。
改革创新疏“堵点”
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 湖南围绕科技创新活动中智力资源、创新活力、科研经费均相对不足等“堵点” , 实施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 保障“创新生态优化计划”落实落地:探索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 , 其中基础研究已发布8个榜单;探索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 ,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首次设立“社会化出资项目” , 首批立项41项 , 预计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研发经费3亿元左右 。
【引擎|湖南创新引擎动力澎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的必由之路 。 今年以来 , 湖南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 , 引领新动能加速成长 。 完善和用好科技创新成果、行业共性需求、企业技术需求、企业融资需求“四张清单”;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工作 , 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 上半年 , 全省科创板上市企业累计达10家 。
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童旭东表示 , 湖南科技战线将以“问题导向、前瞻布局、系统构筑、引领未来”为总体思路 , 采取更加有力的改革措施 , 营造更加优良的创新生态 , 建设更高水平的创新平台 , 集聚更加优质的创新资源 , 培育更高层次的创新人才 ,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注入强劲新动能 。 (刘 麟 谢 瑶)
推荐阅读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技术|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 系统验证|以技术革新加速芯片创新效率,EDA软件集成版PNDebug正式发布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文化|【“用数赋智”系列宣讲】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传统工艺的跨界创新
- 西湖|施一公: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
- 平台|数梦工场助力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