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曾被当小学生数落1小时!如今“翻身”的雷军放出三年全球第一的豪言……


文 | 新浪科技 张俊
编辑 | 韩大鹏
“这说起来容易 , 但要实现很难 。 ”
七年前雷军说出小米要超越苹果的梦想时 , 苹果高管曾这样十分直白的怼他 。 而今年第二季度 , 小米成功超越了苹果 , 位居全球第二 。
乔布斯创立的苹果 , 曾是国产厂商们虔诚的崇拜对象 , 雷军也是有着“雷布斯”的外号 。 不过在昨晚的年度演讲上 , 雷军又宣布了一个让外界吃惊的目标:三年成为全球第一 , 这意味着小米接下来要超越三星 。
这个目标 , 也曾是华为手机掌门人余承东的梦想 , 并一度在2020年第二季度成功实现 。 不过随着美国芯片断供的步步紧逼 , 华为又将该位置还给了三星 。
这一次 , 小米能行吗?
能否冲击全球第一?

新浪科技|曾被当小学生数落1小时!如今“翻身”的雷军放出三年全球第一的豪言……
文章图片
图1/3

近日 , Canalys、IDC等多家调研机构陆续发布了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季度数据 。 数据均显示 , 小米全球市场份额均超越苹果 , 位居全球第二 。
雷军在年度演讲中回忆起多年前与苹果高管的对话 , 满满的成就感 。 并且再出豪言 , 要用三年时间成为全球第一 , 妥妥的赶苹果超三星 。
此次小米成为全球第二 , 与进一步加快的国际化步伐密不可分 。 根据雷军援引的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 , 2021年第二季度 , 小米以1270万台的出货量、67.1%的同比增长率和25.3%的市场份额 , 超越三星和苹果成为欧洲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 。 目前 , 小米已在22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
有分析认为 , 小米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 , 一方面是自身产品良好的节奏 , 做好了高端与中低端的组合策略;另一方面 , 华为由于缺芯在海外市场的大撤退 , 也让多家国产厂商受益良多 , 小米无疑是最有力的抢食者 。
不过 , 要实现全球第一不是易事 。 苹果和三星在智能手机领域 , 仍旧具有不对称的优势 。
在硬件方面 , 苹果和三星均具备自研SoC的能力 , 小米虽然在这方面一直在努力补足 , 但澎湃芯片目前还未形成完善成熟的技术能力和产品体系;在软件方面 , 苹果和三星建立的全球生态 , 也拥有者强大的壁垒 。
早年华为在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时 , 余承东也不得不坦承 , 华为虽然在硬件方面可以向苹果看齐 , 但在软件和生态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追赶 , 由此开启了华为手机云服务的多年持续建设 。
雷军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 他在演讲中提到 , “不要低估世界级巨头的实力 。 我们还是一个年轻的公司 , 我们需要非常冷静看到差距 , 继续夯实基础 , 稳打稳扎 , 当前小米的任务是真正站稳全球第二 。 ”
【新浪科技|曾被当小学生数落1小时!如今“翻身”的雷军放出三年全球第一的豪言……】高端化做得如何?
无论是超越苹果三星的目标 , 还是小米自身发展的阶段 , 都需要在高端市场上实现破局 。
雷军认为 , 其实小米手机刚起步的时候 , 就是从高端入手的 , 小米手机第一代就是当时最高端的智能手机 。 后来小米做了面向大众用户群的红米产品 , 非常成功 , 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但没有想到 , 这个成功极大地稀释了小米品牌 。 再加上此前自身实力不足 , 小米被很多人误解成只做中低端 。
拆分红米品牌 , 目前来看确实对小米的高端化布局贡献良多 。 在红米的销量保证之下 , 小米品牌集中推出多款定位高端的旗舰系列 , 改变了外界对小米手机的固有印象 。
比如小米10系列、小米11系列、小米MIX FOLD , 以及此次刚刚推出的小米MIX4 , 展现了小米在影像、充电、屏幕形态等关乎高端手机产品力的技术创新 。
雷军透露 , 小米10系列原计划卖200万台 , 而截止目前已经卖了577万台 。 另外根据小米202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 , 小米中国大陆地区定价在人民币3000元以上及境外定价在300欧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超过了400万台 。
只不过 , 目前也只能说小米是高端化初见成效 , 距离苹果和三星在高端智能手机业务上的号召力 , 还有差距 。

新浪科技|曾被当小学生数落1小时!如今“翻身”的雷军放出三年全球第一的豪言……
文章图片
图2/3

以2021年第一季度为例 , 小米智能手机的ASP(平均售价)为每部1042.1元 , 虽然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 但还无法对苹果、三星在高端市场构成较大威胁 。
雷军也在研发投入、人才等方面持续布局 , 以补足小米的能力 。
在研发投入方面 , 小米早年一直被诟病太低 , 近年来的情况持续好转 。 雷军表示 , 2020年小米技术研发投入近百亿 , 今年预计超过130亿元 。 同时 , 小米今年将招募超过5000名工程师 , 研发团队规模将达到1.6万人 。
小米近期还披露了“青年工程师激励计划” , 授予3904名优秀工程师约7000万股小米股票 , 并且面向122位技术专家、新十年创业者计划首批入选者、中高层管理者进行长达十年的新激励计划 , 授予超过1.19亿股的小米股票 。
股价迎新催化剂?
自2018年小米上市破发以来 , 股价一直是雷军的心病 。
他在演讲中自曝 , 上市当天被采访人员围堵 , 因为面对不了破发的局面 , 和副董事长林斌一度躲到了港交所的杂物间 。

新浪科技|曾被当小学生数落1小时!如今“翻身”的雷军放出三年全球第一的豪言……
文章图片
图3/3

在小米股价腰斩时 , 他甚至被一位投资者当面指责 , 为什么小米让投资者赔了这么多的钱 。 “从战略到产品再到管理 , 把我们当小学生 , 数落了一个多小时 。 我衬衣都湿了 。 会后 , 我一个人在会议室呆了很久 。 那一刻 , 我非常绝望 。 ”
而在小米股价回升直至达到了发行价的两倍时 , 他才终于松了口气 , 卸载了手机上的股票软件 。
不过雷军未来可能还是逃离不了关心股价 。
今年 , 小米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 。 值得注意的是 , 小米是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来做这一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的风口业务 。 雷军公布的信息是 , 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 , 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
近期关于小米汽车招聘和落户谁家的传闻满天飞 , 可见小米汽车的关注度之高 。 只不过 , 做得好 , 这自然是股价的催化剂;如果迟迟未有实质性进展 , 也很有可能成为业绩和股价的拖累 。
在小米进军汽车领域之时 , 外界对小米能否平衡好手机和汽车业务 , 也是极为担忧 。 毕竟两大业务在资金、人才、组织架构等方面将形成争抢和分流 。
雷军此次喊出手机业务三年时间做到全球第一 , 也是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 证明小米在长线布局汽车风口的同时 , 在手机这个主营业务上 , 也并未丧失进取心 。
结语:
“我不是天才 , 也不是什么劳模 , 更不是什么战神 , 我只是个普通的工程师 , 追求梦想 , 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 ”在公布冲击全球第一的目标后 , 面对可能的挑战和危机 , 雷军如此说道 。
在发展曲线上 , 小米和华为可谓是有些相像 , 都曾经历过各自的高峰和低谷 , 甚至都将未来的业务重点押宝到了智能汽车之上 。
而在全球智能手机这个赛道上 , 华为迫于压力正在交棒 , 下一个代表国产厂商的接棒者是小米 , 还是Ov?就看雷军未来三年给出怎样的答案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