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妥协or抗争?跨境电商卖家 困在知识产权“围猎”中( 四 )
谢卓亨称,如果卖家不予理睬,这些人便会向亚马逊投诉,“卖家的店铺账号就被亚马逊冻结,但卖家上诉的时候,亚马逊会要求投诉者需要先行撤诉,才可以为卖家解除冻结 。”这时,投诉者会主动出现,向卖家索取一定额度的费用,作为“撤诉”付出的代价 。
另一种手法涉及的人员及相关方更多 。他称,这些人员会联合美国一些律所,用卖家的品牌相关材料建一个独立站,并以此为依据向亚马逊投诉,他们合作的美国律所也会找到卖家沟通 。“普通卖家在和美国律所的沟通中,通常处于弱势 。”谢卓亨说 。
“在这背后,还有人进行数据分析,去揪卖家产品的缺陷 。这类操作一开始是出现在亚马逊上,现在同样的操作已经蔓延到了Ebay、Wish等平台 。”谢卓亨认为这是“敲诈”行为 。
作为“乌龟水垫案”的代理律师,张宁表示,在这桩案件中,原告的知识产权诉求其实是有瑕疵的,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 。但依照亚马逊的政策规定,只要原告提起诉讼,就可以冻结被诉卖家的账户 。
“可以说,这是用一个有瑕疵的知识产权,拿来做了一个以和解费为目的的诉讼,利用了亚马逊等平台的管理规则 。”张宁说 。
美国本土律师Wesley亦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法院TRO通常会命令电子商务平台立即冻结余额和账户,这些平台都遵守了这一规定,冻结的账户使原告公司更容易迫使被告谈判和解安排 。”
“我咨询了两家律所,都说我的案子是个好case,大概率可以胜诉 。但是他们都不愿意保证我的案子一定能赢 。”曾因被诉侵权、被冻结账户,最后选择和解的跨境商家张伟告诉采访人员 。
“而且我了解到,就算官司能打赢,原告也可以拖着不发撤诉邮件,我们的账户还是被冻着 。”张伟说 。
由于卖家与律师之间无法完全达成一致,陷入了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反而导致成本更高,卖家自然会转向确定性更高的路径 。
如果把账户解冻作为目的,那么,官司打不打得赢,就不是商家关注的重点了 。
与张伟熟识的另一位跨境电商卖家告诉采访人员,很多商家不能“刚到底”的原因,也有心理原因作祟 。
“刷单、点赞这些,不少卖家是做过的 。他们有些商品虽然没有刻意仿照哪个品牌,但产品创意也确实不是自己的 。不少卖家觉得自己理亏,气势上就先输了一截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但是在美国,不是由你自己去判定自己有没有错、有没有侵权,而是要交给法庭判决 。在法庭判决之前,没有人有错 。”张宁说 。
她表示,即使确实存在侵权问题,willful infringement(恶意侵权)的商家也非常少 。美国法律对不小心犯错不会过分追究 。在这种情况下,法庭给出的赔偿费范围,一般是侵权商品已销售金额的一个百分比,不会很高 。
推荐阅读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电子商务|美容贷“抹黑”征信 谁来负责?
- 电子商务|员工抱怨亚马逊太冷酷:工伤后得不到赔偿 还不让休假
- 电子商务|国际品牌崛起 亚马逊在全球购物应用安装量中下滑至第四位
- 电子商务|无需扫码、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充电桩项目启动!
- 电子商务|经济日报:淘宝禁止好评返现 “水”评会少吗?
- 电子商务|美参议员直言比特币解决不了不平等:仍然被富人把持
- 电子商务|相互宝关停:10年网络互助的功与过
- 电子商务|俞敏洪回应农产品带货被吐槽贵:选的是最好的 不是最便宜的
- 电子商务|同花顺子公司因荐股软件管理等问题 被浙江证监局要求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