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影响跨越多个圈层 全球变暖何以“四处横行”( 三 )


那么 , 全球气候会不会发生突变?
对此 , 任国玉表示 , 气候变化发生在包括多年代、百年、千年甚至更长的地质时间尺度上 , 涉及气候系统外强迫因子及其变化 , 也涉及气候系统内部分量的变化及反馈机制 , “在可预见的未来 , 像电影《后天》中描述的快速气候突变发生的可能性 , 应该说很小” 。
进一步研究才能解开更多谜题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 全球陆地或一个特定区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强度和持续期是否发生了明显趋势性变化?
在任国玉看来 , 我国幅员广阔 ,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 不同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别很大 ,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增有减 。
多年来 , 任国玉团队利用大陆范围过去50至60年每天的地面实测气象资料 , 对高温、低温、强降水、干旱、热带风暴、沙尘暴、大风等7种主要类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分别进行了分析 。
研究表明 , 过去50至60年间 , 我国极端高温事件有较明显增多 , 但极端低温事件却有显著的减少;强降水事件有所增加 , 但增加趋势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 , 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新疆等地强降水事件频率上升 , 而华北、东北南部和西南地区强降水事件频率则表现为下降;气象干旱面积百分率有所增加;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或台风、沙尘暴及大风等极端事件发生频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
进一步将上述7种主要类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总体变化情况进行区域综合分析 , 可发现在这个时间内 , 我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各类极端事件发生频率总体上看没有出现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性变化 , 观测记录的前30余年呈轻微减少趋势 , 而后30余年则略有增加 。
此前 , 美国科学家也对美国本土区域开展了类似研究 , 同样表明美国本土区域不同类型的极端气温、降水事件总体变化趋势不很明显 。
“这些研究结果提醒我们 , 笼统地说‘受全球变暖影响 ,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增强’是不准确的 。 ”任国玉说 , 至少在我国这样一个次大陆尺度的区域范围内 ,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表现出比通常想象更为复杂的图景 。
【圈层|影响跨越多个圈层 全球变暖何以“四处横行”】“全球变暖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联系尚需研究 。 ”任国玉表示 , 全球平均气温明显上升是科学界的共识 , 但全球变暖的速率到底是多少 , 以及气候变暖如何影响全球或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 , 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 采访人员 吴纯新 通 讯 员 庞伟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