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超10亿网民构建生机勃勃数字社会( 二 )


“针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 平台应结合自身特点 , 对‘青少年模式’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升级 , 发挥积极作用 。 ”瞿涛建议 , 应强化平台机构的主体责任 , 让企业自发为保护未成年人筑起“长城” 。
专家指出 , 青少年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 需要平台、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努力 。 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 , 共同织就未成年人保护网 。
城乡数字鸿沟逐步缩小
据统计 , 截至2021年6月 , 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 , 占网民整体的29.4%;城镇网民规模为7.14亿 , 占网民整体的70.6% 。
专家认为 , 得益于基础设施与配套数字化服务“软硬件”的不断完善 , 农村群体与城镇居民互联网普及率差异逐步缩小 。
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说 , 一方面 , 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 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9% , 让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 。 另一方面 , 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逐渐形成 , 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模式发挥带货能力 , 成为引领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新路径 。
在关注网民规模增长的同时 , 仍需要对非网民群体予以重视 。
报告指出 , 截至2021年6月 , 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02亿 。 其中 , 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和设备不足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 。
【网民|超10亿网民构建生机勃勃数字社会】“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 , 仍要给非网民群体多一分关爱 。 ”专家称 , 通过注重提升非网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数字技术的使用技能 , 开发更多智能化、人性化适老产品和服务 , 提升网络服务的便利化水平等多种方式 , 助力非网民群体共享数字时代的巨大红利 。 □采访人员 王思北 白瀛 王鹏 北京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