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租卖游戏账号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二 )


像小奇那样因游戏账号交易被骗的情况也并非个案,在案件信息公开网上,相关案件有850件,而通过“交易猫”等游戏交易平台发生的诈骗类刑事案件也超过上百件 。
9月3日,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登录“交易猫”游戏交易平台App,该App明显地写有账号、租号等字样 。采访人员点开相关链接后发现,各大游戏账号应有尽有,一款“V10至尊号”竟售价1.25万元 。
在租号专区,采访人员随意点击一个购买链接,该链接显示租用游戏账号价格为每小时3.8元,还有租用10小时的套餐 。这个平台还提供周租服务,价格为399元 。
在支付环节,平台提醒: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已成年的实名用户才能交易游戏虚拟用品 。采访人员随即被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最后,在未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下,该平台就显示支付成功 。而未成年人可以使用家长的信息进行交易,平台无法进一步监管 。
采访人员使用购买的账号登录了游戏,发现该号码可以正常登录,而不必担心防沉迷系统的监管 。该账号段位为“最强王者两颗星”,且账号内有大量“皮肤”,可供玩家使用 。
在某电商平台上,采访人员检索某款热门游戏“买号”,账号价格从2000元到1万元不等,甚至有一个账号价格炒到22950元 。据该店铺客服介绍,该账号内含多款“典藏皮肤” 。
当采访人员表示“没有身份证而无法实名认证”后,多家店铺客服表示,购买之后仍然可以使用,并无限制 。一家店铺的客服表示,在架游戏账号都是成年人实名认证,购买后可改成买家信息,“也可以不改,正常玩” 。
当疑虑游戏账号会通过实名认证被找回时,客服表示本店账号绝对保证安全,不会找回、找回包赔,不玩也可以卖回来 。另一家客服强调金牌卖家有50万元保证金,“不放心购买账号,可与老板签署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 。
如何避免出现监管盲区
国内某游戏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公众能关注电商租号 。对于游戏公司来说,只能依靠诉讼来解决,而家长一般都直接找游戏公司,“不会觉得是租号平台的问题” 。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设“网络保护”一章,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提出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 。
然而,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已不只是“防沉迷” 。今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发布,在网络保护方面,重点提出推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