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最严游戏禁令实施一周:网易、B站等收入影响小于1% 二次元游戏用户活跃度或降低

未成年人防沉迷如何做到位一直是游戏行业颇受争议的问题 。在新学期开学之际 ,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 通知要求 , 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
这意味着 , 正常情况下 , 未成年游戏玩家每周游戏时长最多3小时 , “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游戏禁令出台 。

游戏|最严游戏禁令实施一周:网易、B站等收入影响小于1% 二次元游戏用户活跃度或降低
文章图片

彼时 , 游戏股大多出现小幅下跌 。网易股价盘初大跌近9% , 最终收跌3.4%;腾讯ADR盘初大跌逾3% , 最终收跌1.1% 。如今一周过去 , 游戏股股价普遍回涨 , 这一政策的落地似乎是游戏企业、家长等的多方共赢 。

9月6日 ,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消息称 , 已有63家单位响应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通知 。
游戏公司曾因实名认证落实不到位、充钱容易退款难等颇受诟病
此前 , 对于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氪金行为屡禁不止等问题 , 游戏业始终难以找到合适的办法解决 , 几乎成为行业发展如影随形的顽疾 。
有关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中巨额充值的事件也曾多次被媒体报道 , 包括“一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上万元 , 检察机关全力帮助追回损失”、“13岁少年偷用家长手机买游戏装备 ‘败’了4万多元”、“商丘市又一名家长反映 , 孩子玩腾讯游戏充值1万多元”等等 。
在各社交平台、各大投诉平台上 , 大量家长投诉称无法追回家中小孩在游戏中的充值退款 。而家长和游戏公司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升级 。
2020年5月 , 腾讯游戏、网易游戏曾因未成年人网络娱乐性消费纠纷而被江苏消保委约谈 , 反映网络游戏企业存在游客模式仍可充值、实名认证落实不到位、平台充值存在漏洞、退款流程复杂等问题 。
而相关政策监管其实早就存在 。2019年 , 新闻出版署就印发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 要求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等 。
其中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方面 , 规定每日22时至次日8时 , 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法定节假日 , 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 , 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