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4年亏损250亿,打败柯洁的“神话”终盈利( 四 )


譬如 , 于今年1月正式被谷歌关停的互联网气球项目Google Loon , 曾在2011年成立时发出“让全球最贫穷偏远的最后10亿人用上互联网”的壮志豪言 。 然而 , 他们在2016年时就已被大幅削减开支 , 最终没能挺过疫情肆虐 , 收入来源归零的2020年 。
对了 , 2017年Loon项目组穿着卡通鲨鱼拖鞋的谷歌工程师们 , 也曾表示机器学习帮了他们一个大忙——系统可以根据风向来操控气球移动的角度 , 让它们能够在某一地区小范围盘旋 。
Loon并不是特别的 , 谷歌每年亏损几十亿美元的登月业务Other bets , 每年都会有很多创新项目或无疾而终 , 或被CFO和投资者杀人般的眼神不断“凌迟” 。
而近几年来 , 人工智能给谷歌带来的技术声誉 , 逐渐被前者涉及到的数据隐私、道德伦理问题所掩埋 。
特别是在谷歌去年开除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员后 , 大众对谷歌这家商业组织的质疑和道德批判 , 达到了历史的最巅峰状态 。
而相比之下 , Deepmind 今年从“发布蛋白质3D形状预测算法平台”再到“不惜一切代价改写财报收入数字” , 像是在试图说服谷歌和投资者的同时 , 想重新燃起过去几年世人被逐渐浇灭的对人工智能的热情 。
值得注意的是 , 华尔街日报曾在今年5月爆料 , Deepmind多年来一直在与母公司Alphabet谈判 , 希望获得更多自主权 , 特别是重新建立一套“非盈利组织使用的法律架构” , 而原因就在于 , 他们认为自己做的人工智能研究不应由单一企业实体控制 。
这一说法并非没有缘由 。
譬如 , 2020年在美国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一次演示中 , 一架AI控制的F16战斗机轻松击败了一名人类飞行员 。 而这家军用技术公司采用的强化学习算法灵感 , 便来自于Deepmind 。
而在2020年12月 , 美国空军利用人工智能程序控制了一架 U-2间谍飞机上的雷达系统 , 灵感也来自于DeepMind 。 这一算法通过数千次模拟任务学会了如何引导雷达 , 以便识别地面上的敌方导弹系统 , 这在实际任务中对防御至关重要 。
因此 , 我们不难发现 , 这家早在2015年便发表公开声明 , 敦促世界各国政府禁止研发致命性人工智能武器的公司 , 其实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
坚持基础研究和无歧视、道德感更强的崇高愿望 , 与“不得不寻找商业化路径 , 靠Alphabet续命才得以继续研究工作”之间的矛盾 。
但Deepmind最终在“争取更多独立权”的谈判中失败了 。 哈萨比斯亲自将这个结果在今年4月告诉了员工们 。
【人工智能|4年亏损250亿,打败柯洁的“神话”终盈利】而外媒对此结果并不惊讶 , 甚至观点大体一致:

“Alphabet如何会放弃一个输血超过数十亿美元 , 并且将全球最聪明的人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机会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