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实现
卫星大功率、高可靠、高效无线能源传输
载荷舱和平台舱处于非接触状态 , 传统的供电方式无法满足能源传输需求 。 如何解决载荷舱的能源获取问题?又该怎样实现整星的能源分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以下简称811所)研制团队经过多番论证与比对 , 提出了磁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 首次在卫星上实现大功率、高可靠、高效无线能源传输技术的应用 。
“从能量输入到能量输出 , 整个链路的综合转换效率达到80%以上 , 在磁场耦合部分 , 磁传输效率达95%以上 , 实现了高效低热耗的能量传输 。 该技术的应用 , 让星上无线能源传输技术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 并为其他型号无线能源传输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811所“羲和号”无线传输子系统主任设计师张俊亭说 。
根据卫星在轨对能源不间断的需求、卫星工作状态及轨道光照等特点 , 811所研制人员对卫星电源系统的“大脑”电源控制器也进行了升级 。
811所“羲和号”电源子系统主任设计师周成召说:“团队将原来分散的能量收集、储存、控制与分配管理模式 , 升级为一体化的智能管理模式 , 解决了平台舱和载荷舱联合供电、分舱供电及太空中能源传输技术难题 , 在为载荷舱提供源源不断能量的同时 , 大大提升了在轨故障的处置及应变能力 , 为卫星在轨寿命提供了保证 。 ”
此外 , 卫星采用激光通信和微波通信两种“互为备份”的无线通信方式 , 在两舱之间架起5G高速通信通道 , 进一步提升了舱间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