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社恐”究竟为何物?轻度“社恐”可以自愈吗?( 二 )
研究显示 , 社交恐惧症通常始于童年或青春期 , 大多数人在20多岁之前就已经发病 , 也有一小部分人会在成年后患上这种疾病 。有些人可以确定他们社交焦虑开始的时间 , 并将其与特定事件联系起来(例如进入新的班级或因某次成绩不好被耻笑) , 也有人无法确定起源 。
而现在 , 社交恐惧从医学概念演变为网络上大家互相调侃的梗 。“‘社恐’一词其实是被泛化了” , 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看来 , 很多年轻人现在是和聊得来的人疯狂聊 , 聊不来就贴上一个“社恐”标签避而远之 。
“社恐”被泛化 , 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病理性社交恐惧症人群也在增多?南京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主任牟晓东说 , 与其说社交恐惧人群有增多趋势 , 不如说更多人了解到自己可能有社交恐惧倾向 。“在过去物质生活尚不丰盈的年代 , 人们很难关注自己是否有心理障碍 , 而现在人们对心理学科、对自己的认识都在加深 。”牟晓东分析道 。
“现在的年轻一代独生子女占多数 , 高高矗立的楼房打破了过去邻里无间的状态 , 从年幼时起他们的社交频率就比上一代低很多;而且这一代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正逢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兴起 , 社交媒体软件普及 , 年轻人越来越呈现‘线上狂欢、线下沉默’的状态 。”牟晓东说 , 现在的年轻人更习惯躲在手机屏后 , 不习惯把自己暴露在人前 , 这都可能造成社交恐惧症多发于当代年轻人中 。“广义上的社交恐惧症确实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通病了 , 有些人的‘社恐’达不到精神疾病的程度 , 但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 。”他说 , 现代社会虽不至于“人人皆社恐” , 但“社恐”现象确实值得更多关注 。
“我们不能将‘社恐’简单归因于内向或害羞 , 内向的人只是喜欢自己安静地工作 , 并不会害怕人 , 这要加以区分 。”李一花提醒道 。
2、“社恐”人心里在想什么
为什么面对人群时就有焦虑感呢?刘利(化名)就是一名“社恐”人 , 他曾做过某心理机构发布的社交焦虑障碍自测量表 , 测试结果是患有中度社交焦虑障碍 。“当我面对人群的时候总有焦虑心情 , 比如和同学聊天时 , 如果他没有对我刚才说的话做出回应 , 我就会认为 , 他是不是觉得我刚说的事情很无聊?久而久之 , 我就很害怕和人打交道 。”刘利描述了自己的心理活动 , 这种紧张和焦虑感让他面对人群时总想“逃离”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