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从游戏IP到“动画剧集” 《双城之战》的突破“野心”( 二 )


除了叙事方式 , 《双城之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突破还在于 , 对人物更丰富更有耐心的刻画 。
作为一部改编作品 , 剧集不仅在形式上高度还原了原生IP中的人物与场景设置 , 更以游戏设置为基础 , 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人物 。
林克介绍 , “我们想探讨的主题包括二元对立、兄弟姐妹 , 还有本应该在一起但是又没办法在一起的人和事 。 关于双子城市 , 以及关于兄弟姐妹 , 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你们其实没办法选择彼此 , 只能接受事实 。 所以这个主题其实是关于二者之间不同的那一部分 。 ”
为此 , 主创投入巨大精力去丰富人物在剧中的生态 , 而人物具有的生命力得以令观众很容易带入 , 去感受他们的内心 , 感受故事宏大的宇宙观 。
在此基础之上 , 《双城之战》在动画的艺术突破上显然更具“野心” , 林克说 , “我们想做出一个不同于其他动画剧集的作品 。 每当说到动画片 , 好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给小孩子看的 , 要么是给大人看的 。 但不管哪个 , 都是那种机智诙谐、节奏很快的东西 。 我们想以动画的形式 , 做出一部真正的戏剧 。 我们想做出这样的场景:角色之间的沉默和他们的台词同样具有分量 。 ”
如此突破式的艺术追求 , 要求《双城之战》在细节、动画、拍摄、情绪塑造上达到相当程度的精致 。 这一点上 , 该片也确实足以令观众惊喜 , 从人物的微表情到打斗场面充满张力的衔接 , 从一粒石子到俯瞰双城的大场景 , 作为一部动画剧集 , 《双城之战》在视效上的写实感与冲击力无疑已经超出了人们此前的相关体验 。
应该看到 , 这种明显提升的背后 , 是该剧在制作理念和方式上的全面突破 。 历时近6年 , 横跨中美法三国的开发制作 , 这是一次全球化生态资源的成功联动 。
这种整合联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作品的顶尖制作 。 据了解 , 《双城之战》采用世界顶级的三渲二技术 , 以7000多个镜头和数以万计的手绘原画 , 细腻描绘不同场景 , 以及微表情、内心情绪等人物细节;而在布景设计上 , 也相邀专业建筑师参与搭建 , 融合法国装饰艺术、新艺术流派与蒸汽朋克风格 , 极大地彰显了双城世界独特的艺术审美 。
【人物|从游戏IP到“动画剧集” 《双城之战》的突破“野心”】对于动画剧集而言 , 创作效果和理念上的创新与提升或者已经呈现出该领域新的发展方向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