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七大战神窝囊死:人类史就是不断制造英雄、不断消灭英雄的历史


消灭|七大战神窝囊死:人类史就是不断制造英雄、不断消灭英雄的历史
文章插图
人类为了有所成就,组建了各种各样的组织,组织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效率,总是会不断培养自身的英雄,希望英雄更好地为组织服务,同时借助英雄的榜样来带动组织其他成员,将组织的力量激活到最大化。若组织成功了,由于人性使然,功成名就的英雄往往过分放大自己,而弱化或轻视组织的作用,到后来不听从组织的指令。这时候,组织就会反过来毁灭英雄。若组织失败了,英雄多会被另外一个组织灭掉。所以,英雄最后的结局往往是不幸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一、李牧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遂行反间计,让赵王近臣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去取代李牧。一直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
消灭|七大战神窝囊死:人类史就是不断制造英雄、不断消灭英雄的历史
文章插图
二、白起秦王想让白起去攻打赵国,白起说赵国并不是好打的,建议撤军。秦王再三下令,但白起始终不肯前往,后来干脆称病不出。秦王于是派其他将领去,最终损失很大,也未能攻破邯郸。白起听说后,就对人说:“秦王不听我的建议,今天如何呢!”秦王恼怒,命人将白起遣送远方。群臣均对秦王说:白起被贬,其很不服气,有很多怨言。于是,秦王派使者,赐了一把剑给白起。白起明白秦王的意思,最终自杀身亡。
消灭|七大战神窝囊死:人类史就是不断制造英雄、不断消灭英雄的历史
文章插图
三、项羽垓下之战,项羽一路逃到乌江,最后自刎而死,王翳等五人分了项羽的尸体。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但政治上的失败,无法遮掩项羽在军事上的才华。22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31岁自刎乌江,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
消灭|七大战神窝囊死:人类史就是不断制造英雄、不断消灭英雄的历史
文章插图
四、韩信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封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公元前196 年,吕后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可怜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千古名将,竟被小女人吕后斩之于长乐钟室,诛杀父、母、妻三族。
消灭|七大战神窝囊死:人类史就是不断制造英雄、不断消灭英雄的历史
文章插图
五、彭越彭越被刘邦流放到蜀地,他来到郑县,正好遇到了从长安去洛阳的吕后,想请吕后向刘邦求情,痛哭流涕地向吕后表明自己确属冤枉。吕后答应替他向刘邦说情,带着他一块回到洛阳。彭越没想到的是,吕后手段如此阴狠。吕后见到刘邦之后,说:“彭越是个壮士,陛下把他流放到蜀地去,必留后患,不如趁此机会杀掉他,我已将他带回来了。”随后又命自己心腹伪造证据,诬告彭越谋反。刘邦这才下令杀掉彭越,诛灭三族,先将彭越首级挂在洛阳城门上示众,然后又将彭越尸体捣为肉酱,传示天下。
消灭|七大战神窝囊死:人类史就是不断制造英雄、不断消灭英雄的历史
文章插图
六、吕布下坯之战,曹操打城,吕布在白门楼守城,后睡着在椅上。吕布手下宋宪和魏续盗其画戟,并将吕布绳缠索绑。曹操上楼来问刘备如何处置吕布,刘备说丁原和董卓给曹操听,然后曹操令将吕布缢死。
消灭|七大战神窝囊死:人类史就是不断制造英雄、不断消灭英雄的历史
文章插图
七、袁崇焕袁崇焕,晚明重臣,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然而他的死没有得到百姓的同情,却是在百姓的痛骂中死去。“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消灭|七大战神窝囊死:人类史就是不断制造英雄、不断消灭英雄的历史
文章插图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军,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帝国英雄如走马灯般轮番出场,但他们的英勇拼杀却救不了自己,只能接二连三的成为帝国官场的牺牲品,最终被送入帝国的绞肉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