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产业观察|科技如何向善?腾讯给出答案


探索|产业观察|科技如何向善?腾讯给出答案
文章插图
耗费超过1.5亿元,集中一周时间举办多场活动,对于刚刚过去的腾讯科技周,在外人看来,腾讯可谓是“费事费力”。但是在费煞苦心的背后,不难看出,腾讯是在用行动,探索着“科技向善”的路径和答案。
【 探索|产业观察|科技如何向善?腾讯给出答案】说到腾讯提出的“科技向善”,作为科技公司的腾讯,提出这样的愿景固然美好,但是如何让科技“向善”,却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现成的方案和方式可以有迹可循,还需要腾讯出钱出力去探索和实践,但是事实上,“出钱出力”对于不少有志为社会为未来做点贡献的企业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怎么出钱,怎么出力”。

探索|产业观察|科技如何向善?腾讯给出答案
文章插图
在日前举行的腾讯科学周上,50名青年科学家就获得了评审委员会的肯定,不仅获得了2020年“科学探索奖”,同时每人还得到了可以自由支配的3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而这笔比诺贝尔奖金更高,耗费腾讯基金会超1.5亿元的投入,换来的则是用实际行动支持这些科学家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无人区”。
细品腾讯设立“科学探索奖”的目的不难看出,在国家的资源更集中在一些头部和紧迫性的科学研究时,作为社会力量的腾讯,需要找到自己“出钱”的定位,来为国家资源进行有效的补充。而对还未“功成立就”同时愿意投入到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青年科学家而言,他们的投入和坚持往往会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但是对于未来科技的发展,这样探索性的开拓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需要足够的支持和耐心的。腾讯正是找到了这样的契合点成为了自己“出钱”的理由,也找到了一个作为社会力量推动“科技向善”的着力点。
“出钱”或许容易,但是“出力”往往更难。在让“科技向善”这件事上,腾讯作为科技公司,也需要找到自己的发力点。按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的说法,腾讯是要成为用“大白话”来讲解“黑科技”的面向大众的“科学之友”,而作为腾讯科学组的收官之作,首次举办的X-Talk就尝试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探讨科技突破带来的社会新议题。
其实在腾讯的产品中,已经开始显露出“科技向善”的趋势和方向:粤省事等小程序的出现,使原本繁杂的市民政务手续可以通过手机一键完成;微信支付的普及,让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活得到了飞跃发展......而这些“发力”点的背后,都是腾讯在用科技的手段来讲解“黑科技”使其在用户面前变成了“大白话”。
目前,国内对于科技创新的需求迫切,对于技术伦理的讨论热烈。推动科技的发展,企业不应只做自给自足的“个体户”,而是要创造条件,让更多力量参与进来。这就需要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助社会培育科学氛围和科学精神,帮助解决科学从业者的痛点和困难,帮助科研圈吸引和留住人才。只有在社会氛围、人才梯队、物质保障方面充分“开源”,才能够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入,滋养各行各业科技进步,而这是正是腾讯发起科学周的初衷。“作为一家基于互联网的科技+文化企业,腾讯也在致力于让科技成为传播真善美的载体,让鲜活的数字文化内容,更好地呈现传统的审美,连接人们的情感。”程武表示,一个科技向善、向美、向未来的社会,就是由每一个怀着好奇心、关注科学的平凡人共同组成,“我们的共同想象,就是未来的方向”。
【采访人员】叶丹
【作者】 叶丹
南方产业观察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