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 , 咪哩约课正式上线APP Store 和H5版本 , 同年9月在安卓端上线 。 2020年5月 , 咪哩约课上线增值服务功能 , 2021年4月接通小程序端口 。 2年多时间里 , 咪哩约课产品版本共迭代61次 , 平均迭代周期为12天 。
期间 , 一中型瑜伽馆使用增值服务后 , 4小时内完成300单的新课裂变销售额;一小型瑜伽馆使用“小朋友圈”功能后 , 1条信息的浏览量达到6000+ , 转化率高达30%;一连锁品牌在购买增值服务后的首个季度内 , 续卡率同比高出30% 。
截止目前 , 咪哩约课没有做过任何付费推广 , 以自然下载应用、行业发酵、用户口碑为传播路径 , 覆盖了330+城市、20万+C端用户、2000+B端用户 , 其中付费用户占比34% 。 获得过“2019 CITC·创业大赛长三角赛区十强”和“2021 CHINA FIT 中国健身大会「瑜伽健身行业十大品牌」”荣誉 。
值得一提的是 , “约课”这一环节不仅是瑜伽馆的刚需 , 也是健身、培训等B端市场的刚需 , 咪哩约课针对这类行业在SaaS应用模块上做出调整 , 积累了不少数量的非瑜伽行业B端用户 , 包括舞蹈培训、音乐培训等 。
文章图片
△ 咪哩约课部分功能
打造“S2B2C”生态圈面对高速发展的瑜伽市场 , 王梓的愿景是 , “通过咪哩约课赋能整个产业链 , 并最终触达消费者 , 形成完成的“S2B2C”商业生态闭环 。 ” 据他的观察 , 瑜伽产品厂商、瑜伽课程研发机构等产业链上游企业 , 长期存在销售渠道单一、客户转化率低下、供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 例如 , 上游企业花高价在主流电商平台进行付费推广 , 转化客户却寥寥无几 。 因此 , 瑜伽产业缺乏一个垂直渠道 , 为上游企业提供提供精准客群 。
再看中游的瑜伽教练市场 , 即使市场规模和需求都在快速增长 , 教培机构在招聘教练时 , 依然没有垂直的招聘渠道;很多C端用户表示获取瑜伽场馆资讯的渠道单一且分散 , 希望进入专业的瑜伽社交平台;至于B端用户 , 即使规模小 , 也有瑜伽服、瑜伽垫定制等生产需求 , 需要相对垂直和专业的平台进行交易 。
整体来说 , 瑜伽产业链同样呈“多、散、弱”状态 , 没有明确的头部企业 , 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瑜伽”概念的传播速度 , 亟需对产业链环节进行数据信息层面的打通 。
王梓认为这正是咪哩约课的机会 。 根据咪哩约课目前的表现 , 其完全可以进一步挖掘海量C端用户的价值 , 以赋能产业上游和场馆 , 再把产业上游的资源进行整合 , 为B端用户的业务需求进行赋能 , 同时提高C端用户的体验感 。 从而达成解决瑜伽产业问题的最优解:形成辐射面更广的产业生态平台 。
推荐阅读
- 浦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开播,冬奥结束后转入常态化运转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影像|iQOO 9 系列预热:首发三星 GN5 传感器,150° 鱼眼超广角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Tesla|特斯拉回应“保费暴涨”:平均涨幅约10% 高性能车型不超20%
- 硬件|Intel 11代酷睿4核15瓦超迷你平台 仅有信用卡大小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中国|超燃!100秒回顾中国航天2021精彩瞬间
- AI|商汤科技上市首日收涨超7% 市值约1375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