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游戏著作权中的先行判决和赔偿损失问题( 二 )


因此 , 在实际司法判例中 , 对于难以证明侵权损害或侵权获利具体数额的案件 , 法院适用酌定赔偿成为趋势 , 赔偿数额也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
【侵权|游戏著作权中的先行判决和赔偿损失问题】早在2009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就指出:积极引导当事人选用侵权受损或者侵权获利方法计算赔偿 , 尽可能避免简单适用法定赔偿方法 。 对于难以证明侵权受损或侵权获利的具体数额 , 但有证据证明前述数额明显超过法定赔偿最高限额的 , 应当综合全案的证据情况 , 在法定最高限额以上合理确定赔偿额 。

酌定赔偿体现了司法审判对网络游戏权利人的智力成果及网络游戏市场价值的尊重 , 体现了司法对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大、市场盈利能力强等具体现实特点的关注与考量 。 一般而言 , 影响酌定赔偿数额的因素往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游戏侵权直播、短视频规模及其经营模式 。 未经许可擅自直播游戏画面、上传游戏画面视频的行为会造成对游戏权利人所享有的游戏市场份额的替代以及对其游戏潜在市场的破坏 。 游戏直播平台、视频平台的用户规模数量、平台的经营营利模式等是评估侵权人对游戏市场影响程度的关键 , 因此也成为酌定赔偿的核心考量因素 。 平台的用户规模越大 , 平台的经营性质越显善 , 则酌定赔偿的数额越高 。
2.被侵权游戏的畅销程度 。 游戏的知名度和畅销度 , 实质上代表该游戏的商业价值 。 知名度和畅销度越高 , 则玩家和粉丝越多 , 游戏开发者能够获得的会员费、广告插播费等流量的收益越大 , 因侵权行为遭受的经济损失也越严重 。 在实践中 , 游戏开发者往往可以通过游戏微博账号粉丝人数、游戏排行榜名次等来证明涉案游戏的畅销程度 。
3.侵权者在接到侵权通知后采取的有效措施 。 这是对侵权者主观恶意的判断 。 在接到游戏权利人通知后 , 若侵权者及时停止此后的游戏直播 , 或者及时删除侵权视频 , 则可以适当减轻赔偿数额 。 相反 , 若侵权者一意孤行 , 未采取有效措施 , 则具有较高的主观恶意性 , 法院应当通过判决高额赔偿的方式进行处罚 。

此外 , 审理法院在确定酌定赔偿数额时还可以考量的因素包括在先游戏的授权许可费用、游戏画面在被告获利中的贡献程度等 。 对于恶意侵犯他人游戏知识产权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 应当允许进行惩罚性赔偿 , 以保证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秩序与良好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