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Windows 11 时代再难有用武之地 聊聊那些没落的软件( 三 )


P2P 下载工具
如果你是一名老司机 , 应该会非常怀念以往用 P2P 下载工具在互联网上驰骋的日子 。在那个 BT 软件称王、电骡软件称霸的年代 , 各种资源似乎触手可及 。随便开启某个论坛 , 或者随便输入关键词一搜 , 种子纷纷扑面而至 , 呼朋唤友齐做种 , 下片只在须臾间 。

Windows|Windows 11 时代再难有用武之地 聊聊那些没落的软件
文章图片


▲ 以比特彗星为代表的 P2P 下载器 , 很多朋友都用过 , 但现在用户群已经显著缩小
然而到了如今 , 专用的 P2P 下载工具 , 早已没了当初的风光 。或许你还会去下载 BT 或者 eD2k 链接 , 但所使用的 , 往往也只是迅雷这样的综合下载器 —— 甚至 , 连这些下载器的人气也有了明显下滑 。
尽管 P2P 下载技术本身 , 仍在互联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位 , 例如 Windows 11 的系统更新也会使用 P2P 技术传输数据 , 但 P2P 下载工具的没落 , 是不争的事实 。
手动配置 Tracker 增加 peer 节点、设置 DLP 反吸血、突破内网连上 HighID…… 这些绝活已经在大众群体中失传;比特彗星、μtorrent、eMule 等等 , 更是沦为了小圈子的玩物 。
P2P 圈子里“人人为我 , 我为人人”的口号 , 是如此地符合互联网共享精神 , 但为何这一套却渐渐淹没在历史的尘埃当中?或许这和互联网的发展态势脱不开关系 。

Windows|Windows 11 时代再难有用武之地 聊聊那些没落的软件
文章图片


▲ 如何找到 eMule 服务器?如何获得 HighID?恐怕已经没什么人折腾了
首先 , 是 P2P 下载工具存在一定的使用门槛 。和迅雷、网盘等可以轻松上手的工具相比 , 专门的 P2P 工具使用起来更不易 , 需要人们对 P2P 传输有一些基础知识 ,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络实际环境进行手动配置 , 才能有比较理想的表现 。下载资源前还得自学上课 , 这很多人就接受不了 。

Windows|Windows 11 时代再难有用武之地 聊聊那些没落的软件
文章图片


▲ 一个流行的 eMule Mode Xtreme 的配置 , 对于新人来说这简直天书
其次 , P2P 下载工具的流行 , 本身就会对版权保护形成挑战 。在版权收紧的大环境下 , P2P 下载被打压是常态 。BTChina、VeryCD、极影…… 一个个 P2P 资源站的倒下 , P2P 下载生态渐渐萎缩 , 进而影响到了 P2P 下载的速度 。与此同时 , 某些地区的运营商通过特征码 , 完成了对 P2P 流量的精准探测 , 限制 P2P 下载的速度 , 让 P2P 下载工具越来越显鸡肋 。某些地区甚至会伪装 Tracker 或者电骡服务器 , 对 P2P 盗版下载钓鱼执法 , 这让 P2P 下载工具的使用环境日趋恶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