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平均33岁!他们10年打造中国空间站超级“净化器”( 二 )
青春
2015年加入团队的80后小伙梁迎彬 , 如今已经成长为团队的中流砥柱 。 他解决了该系统总装集成、旋转部件磨损腐蚀和高可靠断接等难题 , 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寿命 。
2020年6月 , 某试验地实施封闭式管理 , 正在那里值班的青年设计人员张玉翔原地留守 , 每天10多个小时的试验后 , 睡在行军床上 , 最常吃的是泡面 , 却从未听到他的一句抱怨 。
青年设计师韩玉明告诉采访人员 , 在某试验地进行预模拟试验的50多天 , 他与王天宝等几位同事轮班值守 , 在监控室观测尿处理子系统的运转 。 其实 , 每一班十几个小时 , 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往往不会出现什么异常 , 值班结束后 , 反倒要忙碌起来 , 他们需要把这段时间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
50多天过去 , 迈出工作大楼的一瞬间 , 午后的阳光洒在他们脸上 , 韩玉明突然感到 , “我们好像做成了一件特别伟大的事” 。
尿处理子系统涉及大量消耗性材料 , 团队为此进行了地面等比试验 。 2018年加入团队的唯一一名女性成员——李晓丹 , 历时13个月 , 与阚纯磊、詹德立等几位同事处理了3万余升样水 , 每天要多次配置水样、采样、检测、分析和记录 , 他们从长达几百页的数据中挖掘出了规律 , 为产品的在轨更换周期提供了重要依据 。
2021年年初 , 发射任务前夕 , 系统综合实验的关键时期恰好与春节假期“撞车” 。 此时 , 团队成员分布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天津大型航天器AIT中心和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等地 , 分成3条任务线同时开展工作 , 产品的设计、工艺、检验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 , 都会导致发射任务的延期 。
为保证试验连续运行 , 团队成员一致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 , 除夕之夜在岗位坚守 。 最终 , 年轻面孔多个昼夜加班后 , 产品正样件如期交付总体 。
白鹏英说 , 10年过去 , 团队成员身上已很难找到当年的青涩与稚嫩 , 留下的是中国航天人栉风沐雨后的坚韧、披荆斩棘的信念与迎难而上的勇气 。 现在 , 这支年轻队伍在星辰大海征途上再次起航 。
赵森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邱晨辉
推荐阅读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Tesla|特斯拉回应“保费暴涨”:平均涨幅约10% 高性能车型不超20%
- 牙膏管|太空跨年是什么体验?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到家乡美食?| 科学密探
- 硬件|投资乐高积木好过投资股票?研究称已停产的积木平均每年升值11%
- 航天员|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再显神威
- 中国|神十三航天员即将在太空迎接新年~
- 设备|科普故事:航天员用的净水器是如何锻造的?
- 热水|资讯:航天员用的净水器是如何锻造的?
- 感觉|“微型载人航天器”如何护航太空漫步?听航天员谈“人在太空”!
- 操作|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即将在太空迎接新年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