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南都新实业调研团成团产学研资各界大咖相继“进群”( 二 )


未来,深圳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如何发挥好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协调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如何做好前瞻性产业布局?如何搭建产学研资等多方高效协同的全过程生态链?
调研首站
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新能源产业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产学研|南都新实业调研团成团产学研资各界大咖相继“进群”】值得一提的是,12月23日,南都新实业调研团已走进比亚迪,调研该公司在智能制造、新能源产业、“双碳”(碳达峰、碳中和)布局以及企业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的新动态、新发展 。 由点及面,调研团以比亚迪为案例,纵观深圳在智能制造、新能源产业等领域的最新布局 。
此次调研团由南方都市报编委王莹带队,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所所长栾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创新部部长、深圳市智能化学会高校联络办公室主任邱四海,深创投创新投资研究院智能制造行业高级研究员杨祎,天风证券研究所汽车行业分析师庞博,基石资本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乐梦琦等产学研资各界人士共同参与调研 。
深创投创新投资研究院智能制造行业高级研究员杨祎参与调研后表示,过去几年看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三大特点:全球电气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出行被重新定义、数字化平台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也将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我们在重点关注的方向,举例来说,在传统能源系统转型优化、工业系统转型升级、交通系统清洁化发展、建筑系统能效提升、负碳技术开发利用、农业脱碳等方面都可能存在机遇 。 ”
而深圳发展新能源产业具备先发优势 。 深圳是全国最早进行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城市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之城” 。 目前已实现了公交车全面电动化、出租车全面电动化和纯电动泥头车规模化和商业化运营,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
南都新实业调研团成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新实业的发展一定会带来供给侧、需求侧的重要变化,改变生产、消费、分配、流通等各个环节,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 尤其是在“双碳”时代,新实业的发展要更加讲究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双碳”时代,深圳新能源产业如何乘势而起?敬请期待深圳新实业深调研的后续报道 。
带着问题深调研,南都新实业调研团组织各界嘉宾以期共同探寻答案 。 目前,南都新实业调研团及企业申报深调研仍在持续征集中 。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程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