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宇航员出舱,背景中为何是一片黑暗?宇航员也看不到星星吗?( 二 )
根据接受采访的航天员们的回答来看 , 他们在太空当中是可以看到星星的 , 不过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有所不同 , 太空当中的星星是不会闪烁的 。
这是因为在太空当中并没有大气层的存在 , 地球上的大气层不同区域的密度会导致星体光线的穿透力出现差异 。 所以 , 我们看到的星星闪烁实际是因为大气的多次折射 , 如果没有这些折射 , 星星的光本应该是稳定不变的 , 就像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那样 。
我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相关采访中就提到:
【中国宇航员出舱,背景中为何是一片黑暗?宇航员也看不到星星吗?】北京大学的地球与空间科学院系的焦维新教授也对这一问题作出过详细解答 , 值得一提的是 , 焦教授指出在太空中想要看到星星必须基于一定的条件 。 首先 , 必须是当太空也处于“黑夜”的时分 , 这与地球十分相似 , 毕竟白天时星星其实也在 , 只不过太阳的强光将其完全遮盖住了 。
“在太空中看到的月亮其实更加地清晰、透亮 。 有句话是‘天上的星星眨眼睛’ , 在太空中眨眼睛的现象没有了 , 因为大气中的折射现象消失了 , 我们的星星和月亮都非常地透彻 。 ”
以月球观星为例 , 航天员必须要等到月球处于夜晚时 , 才能看到星星 。 并且 , 宇航员刚刚走出舱门后在眼睛强光的刺激下 , 是无法直接看到星星的 。 需要等待眼睛适应之后 , 才能看到星星 。 我们在灯火通明的城市很难看到星星 , 但是在昏暗的郊区却很容易观测到 , 也是因为肉眼对强光刺激感知的原因 。
地球观星指南显然 , 步入太空看看真实的星星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是无法实现的 。 但是在地球上其实也可以看到美丽的星星 , 重点在于观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是否正确 ,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地球观星指南 。
首先是观星的时间 , 夜晚这一点就不用说了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季节 。 观星最好的季节是秋季和冬季 , 我们形容秋季时常常会用到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词语 , 可见秋季的夜空是更加清晰 。 因此选择在晴朗少云的秋季去观星 , 是很明智的决定 。
其次就是观星的地点了 , 针对前文提到的强光效应 , 观星最好选择在郊区 , 尤其是海拔比较高的山区 , 这里的光污染会比较少 。 那些我们看到的美丽夜空的高清照片 , 大多都是在这种地区进行拍摄的 。
最后就是观星的工具了 , 虽然我们的肉眼能够看到星星 , 但是想要近距离查看星星的样子还是需要用到望远镜 。 双筒望远镜就是不错的选择 , 它不仅很便宜 , 还能帮助我们观测到宇宙当中的星团和星云 。
此外 , 月亮作为夜空当中最亮的物体 , 它也会影响到我们观星的体验 。 如果月光过于明亮 , 那么星光则势必会被遮挡 。 因此我们要判断月相 , 最好等到月光比较暗淡的时候进行观星 , 像农历初一的前后几天就非常合适 。
中国人自古就爱夜观星象我们中国航天员穿戴着国产航天服顺利出舱的画面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当时观看直播的不少人都被那种场景震撼到了 。
此外 , 大家之所以如此关心背景里为什么一片漆黑没有星星 , 好奇航天员看到的星星的模样 , 都是因为“爱好观星”其实早就刻在了我们的基因当中 。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起来看看我国古老的观星台就知道了!
以登封的观星台为例 , 这一观星台可分为周公测景台、观星台和周公庙三个部分 。 周公测景台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 考古学家认为具体年份应该是唐开元十一年 。 剩下的观星台和周公庙则是建于元朝和明朝 。 这个观星台所跨的朝代之多 , 可以看出古代的中国人对于“观星”这种事情就很上心了 , 多数的观星台都是由皇帝下旨修建的 。
明代主持修建观星台的正是著名科学家郭守敬 , 他的著作《授时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 这种历法是当年全世界最先进的历法 。 其主要数据正是得益于观星台的观测 , 《元史》当中记载郭守敬当时使用了高标测量法 , 使得数据精确到正负2毫米之间 , 最终算得的数据与现代科学推算出的差距很小 。
为此后世有诗人登上观星台时还作过这样的诗来赞美郭守敬 , “天中一测无余算 , 万古还输元圣才” 。 足以见得观星台和郭守敬对于中国的天文学有着多大的贡献 , 其影响是十分久远的 。
此历所用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 365天5小时49分12秒 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 。
推荐阅读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中国空间站太阳能转化效率30%!美国不服:我换电池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化合物可以保障宇航员的安全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3亿年前,陆地是一个整体,从中国可以走陆路去澳大利亚
- 中国股市:KDJ用法,交易秘诀,建议收藏
- 美国碰瓷也没用!中国成功问鼎世界第一后,太空又传来好消息
- 非洲人疑惑:这东西那么贵又好吃,为何中国人都不喜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