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评】一个人的云图——评《弥留之际》( 三 )

故事的展开给了我一些新鲜感 , 这种新鲜感是多年阅读其它作品——包括其它人的和王元自己的——所没有的 。 老实说 , 在阅读头部的时候 , 笔者还在设想 , 如果在朴实无华的叙事方式上加以倒叙插叙 , 打乱故事布局会不会更好?然而看到一半就发现错得厉害——《弥留之际》的整体设计已经足够复杂 , 如我所想的做法只会增加阅读难度 。 字里行间的理论密度和技术手段已经过剩 , 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篇完成度很高的作品 , 实在没有必要再做改动 。 同样是“我” , 用第一人称叙事 , 却开启了不同的人生——更难得的是 , 作者试图把每一段人生都写完整 , 而不是一带而过 。 这种写法显然比那些为了剧情刻意制造各种时间循环的所谓“烧脑作品”要高级得多 。

同样的人 , 不同的人生 , 在某个时间节点叠加在了一起 。 弥留之际 , 父亲如同陷入轮回 , 不同的是 , 他所见所想的 , 却不是自己的一生 , 而是自己女儿的一生 。 父亲最终选择了逝去 , 因为那是女儿成为自己的世界 , 他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女儿的选择、同时也推进了女儿在某一个时空里的研究 。 女儿则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去选择 , 像奇异博士一样在无数的世界中穿梭 , 却只为寻找到那个父亲可以活下来的世界 。 故事的结构像极了沃卓斯基兄弟(曾经的姐弟、现在的姐妹)电影作品《云图》 , 在不同的时空中 , 联系我们的唯有灵魂 , 和人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