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院预测全球IT产业新格局:云计算登上舞台中央( 七 )

其中 , 容器技术被认为是云原生技术的基石 。 过去我们常以虚拟化作为云平台和与客户交互的界面 , 为企业带来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管理复杂度;容器的出现 , 在虚拟化的基础上向上封装了一层 , 逐步成为云平台和与客户交互的新界面之一 , 应用的构建、分发和交付得以在这个层面上实现标准化 , 大幅降低了企业IT实施和运维成本 , 提升了业务创新的效率 。

由于多重优势 , 让容器技术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 。 阿里巴巴从2011年便开始全面进行容器化 , 很早就实现了100%的容器化 。 基于容器化的统一调度、混合部署 , 让阿里巴巴在双11节省了75%的IT成本 。 Gartner报告显示 , 到2022年将有75%的全球化企业会使用云原生的容器化应用 。

除了容器技术 , 阿里巴巴还在内部全面推广和运用其它云原生技术 , 预计未来两年内 , 阿里巴巴的业务将100%以云原生的方式在公共云上运行 。 此外 , 在面向外部企业时 , 阿里云也已构建了较为丰富的云原生产品矩阵 , 覆盖8大类别共20余款产品 , 涉及底层基础设施、数据智能与分布式应用等 。

除了阿里云 , 腾讯云等云计算厂商也在云原生技术上大力布局 。 2019年6月 , 腾讯云发布了四款云原生技术产品 , 包括企业级容器服务平台TKE、容器服务网格、Serverless 2.0与一站式DevOps等 。 这些云原生技术产品已经在众多互联网业务、传统业务及政企业务等多种场景下进行过验证 , 可以帮助企业快速从传统架构迁移到云原生架构 , 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从零开始快速构建“为云而生”的应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