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成型、头雁初现:Wi-Fi 6爆发的2019( 八 )

同时AirEngine Wi-Fi 6解决方案还为校园场景打开了技术升级的天花板:通过对5G网络切片体验技术的模拟 , 华为训练出了海量的业务识别模型 , 可以有效识别6000+应用类型 , 并对关键应用进行优先调度 , 保障业务体验 。 像是在校园场景 , 如果要召开高清教学会议 , 识别模型可以第一时间识别需求 , 给予更充分的网络空间 。 至于VR这样要求更加特殊的业务场景 , 华为还研发了VR Turbo加速引擎 , 能够识别VR应用并第一时间做出调整 , 保障每用户100Mbps带宽时延比标准Wi-Fi 6再降低 50% , 从20ms降低至 10ms 。 在这样的低时延条件下 , 几乎可以完全避免眩晕反应的发生 。

看到这里 , 相信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Dell’Oro将Wi-Fi 6定义成以一条产业赛道了——Wi-Fi 6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工具 , 而是一个底座、一块陶土 , 不同的网络服务供应者可以将在底座的基础上开发出丰富的功能 , 如同将陶土烧制成不同的用具 , 再去出售给用户 。

而华为显然除了从早期就开始投入Wi-Fi 6标准制定做出贡献以外 , 也更加积极的将自己服务产业的经验投入到对这块陶土的打造中 。 除了上述适用于智慧校园的场景识别、智能天线等等 , 华为还推出了适用于零售场景的Wi-Fi 6 +ESL(电子价签)解决方案、适用于机场行李运输的秒漫游零丢包能力等等 , 一系列建立在Wi-Fi 6基础之上 , 提升企业业务场景智慧程度的方案或技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