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试出来的(16)

手机即将没电的痛,相信很多人都曾体会,无疑这是一大痛点。最少一天用一回,频度也比较高。

刚需、痛点、高频,你会发现共享充电宝竟然同时包含着极致产品的三大关键因素,那么它就有成功的可能性。

我认为,像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这类产品,无疑是有用户价值的,但在现阶段并不一定能够产生营收价值。

早先的产品大多自带营收价值——产品解决了用户的某方面需求,用户便为之付费。

现在的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尤其是曾经火热的O2O概念开了补贴的先河,所以现在的很多产品在推广阶段都采取免费策略,有的企业不仅不从产品上赚钱,甚至还贴钱发红包补贴用户,这便造成了当前的一些产品没有营收价值的现状。

当然,这种情况不可能成为常态,没有任何资本愿意承担永无止境的烧钱压力。

企业烧钱的目的在于快速启动市场、聚拢用户。当用户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产品的商业价值便会自然浮现。

举例来说,未来颠覆滴滴出行的可能不是第二个滴滴出行,而是共享单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