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移动支付业打响“第一枪”( 十 )

这在央行的数据中已经有所表示 。

根据央行支付结算司数据 , 2019年Q1-Q3 , 非银行体系的网络支付(为网联+第三方余额支付-红包-支付账户余额充值)和网联(线上移动支付+红包+余额充值)的数据见下图

值得注意的是 , 在2019年Q3网联交易笔数虽然低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业务量 , 按交易金额已经超过5万亿元 , 根据两组数据统计口径的不同 , 不难发现:在Q3支付机构加大了将“非本对本”业务转化为“本对本”业务的比例 , 具体操作为 , 推官方的“收款码” , 以转账行为取代消费 , 降低对清算平台的依赖 。

由于支付宝在此之前已经按照此方式运营 , 可以较为清晰看到 , 以上增加的大多是微信支付转化而来 , 也即 , 微信支付在过去的几个季度以来 , 加快退聚合平台为代表的服务商 , 推自己的“收款码” , 以此对冲了一旦条码统一后对业务带来的冲击 。

此问题亦引起了央行的注意 , 范一飞副行长在最近的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也指出:将原本因跨行的收单交易转化为“本代本”交易 , 这些模式下 , 不仅支付交易真实性和透明度难以保证 , 也增加了商户成本和市场集中度 , 不利于公平竞争和产业长久健康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