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顾:过去十年人类进步最大的技术( 四 )

\n

\n生物识别安全机制 \n

今天的移动设备上的生物识别安全功能已经变得如此的无处不在 , 流畅且可靠 , 以至于我们大家几乎都没有人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 就已经漫不经心地轻按指纹读取器来完成购买 , 或者瞥了一眼我们的智能手机就能验证我们的身份 , 从而马上可以去看看谁给我们最近上传到Instagram的东西点了赞 。 但十年前可不是这样的 。

\n

2010年的时候 , 生物识别技术已经远非新概念 。 当时 , 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等组织已经在汇编以指纹 , 虹膜 , 手掌甚至面部的数字扫描为特征 , 可以快速进行搜索和匹配的犯罪嫌疑人数据库 。 但是他们所依赖的那种交钥匙硬件比当时消费者可用的硬件好太多了 。 本世纪初时 , 指纹读取器已经在笔记本电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而且这项技术还设法将设备尺寸缩到很小 , 小到Victorinox 都能够把读取器塞进保密USB闪存里面 。 只是它的使用条件很挑剔 , 经常需要多次在传感器上仔细扫过指纹才能验证身份 。

\n

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 , 但使用不算流畅 , 所以大多数消费者都更乐意使用密码 。 但是到了2013年 , 情况发生了变化 , 当时Apple在iPhone 5S上推出了一项名为Touch ID的功能 。 凭借着定制化的安全硬件以及iPhone强大的处理器 , 利用指纹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突然变成一个瞬间完成的过程 , 而且只要拿起iPhone并轻按“主画面”按钮 , 这个过程就会自动执行——这是一个当时大多数iPhone用户每天都要进行数百次的操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