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小米、华为等跨界而来的订单, 家电企业要警惕重返代工厂时代( 三 )

最近几年来 , 成为像富士康那样的全球家电行业代工大王 , 是不少中国家电企业的转型梦想 。 一方面 , 代工厂 , 赚的就是加工制造环节利润 , 简单利索流程短、节奏快 , 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营销和推广体系 , 更不用天天与用户打交道建立冗长的服务体系 , 甚至连技术研发投入都不用;另一方面 , 面对近年来白热化的终端市场竞争 , 以及持续动荡的上游供应链体系 , 加工生产业务只需要解决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能力提升 , 只要有稳定的订单业务 , 就不用担心外部市场的动荡与变化 。

不过 , 对于已经步入一个发展新时代和新通道的中国家电产业来说 。 家电圈认为 , 需要警惕一部分家电企业在核心业务上的“战略撤退” , 以及在经营策略上的“避重就轻” 。 绝对不能拿“代工业务”作为企业新的战略突破口和方向 , 从而逃避当前家电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品牌化、服务化等一系列新基础能力建设和提升 。

对于中国家电产业来说 , 一部分企业可以成为“富士康” , 为中国在世界家电产业发展和竞争承担“贴牌代工”的职能 , 这没有错 。 但是整个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绝对不能再因为竞争白热化而退守“制造商”的老角色 , 必须要以产品制造为基础 , 成为品牌运营、服务服务商 , 要靠科技创新、文化、品牌 , 推动中国家电在世界舞台的持续超车、引领和跨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