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激子新方法有望催生更节能电子设备

控制激子新方法有望催生更节能电子设备

科学家发现了控制激子的新方法图片来源:EPFL官网

据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官网近日报道,继首次发现室温下控制激子(exciton)流的方法之后,该校科学家更进一步,找到了新方法来控制激子的某些特性并改变它们产生的光的偏振,有望催生更节能的电子设备。

当电子吸收光并跃迁到更高能级或能带时,受激的电子在其先前的能带中留下一个“电子空穴”。由于电子带负电荷而空穴带正电荷,两者会通过库仑力结合在一起。这种“电子—空穴对”就被称为激子。

激子仅存在于半导体和绝缘材料中。它们非凡的特性可以在二维材料内轻松获得。二维材料的基本结构仅几个原子厚,最常见的二维材料是石墨烯和辉钼矿。当二维材料结合在一起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单一材料本身都不具备的量子特性。有鉴于此,EPFL纳米电子与结构实验室(LANES)的科学家将二硒化钨(WSe2)与二硒化钼(MoSe2)结合起来,并对其中的层间激子进行电气控制与偏振切换,揭示了一系列可能应用于高科技的新特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