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从互联网走向传统企业, 正成为数字化转型基石( 三 )

微服务破解数字化转型痛点

业务放到云基础设施上并不等于走上数字化的快车道 , 如果企业在应用层面没有做出针对性的不改变 , 云的优势就无法充分发挥 。 传统的单体式架构 , 其固有的发布周期长(创新速度慢)、团队规模大、沟通和维护成本高等特点 , 并不会因为基础设施云化而自动消失 , 当然基础设施云化会让应用架构进化的工作更为轻松 。

(单体架构 VS 微服务架构 , 图片来自互联网)

在互联网领域已有多年成熟应用的微服务架构 , 能够很好地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架构痛点 。 微服务化的好处 , 可以套用“多快好省”来总结 。 首先 , 提高可伸缩性 , 可以支撑企业服务更多的用户;其次 , 多个小团队开发独立的服务 , 提高开发和交付效率 , 可以为企业创新提速;再者 , 服务间的隔离性 , 可以提升系统的可用性;此外 , 产品能力以服务共享 , 可以节约开发资源 , 通过局部服务的扩展应对峰值 , 也可以节约计算资源 。

事实上 , 传统企业曾经有SOA(面向服务架构)的探索 , 就是希望用一套系统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 提升效率 , 服务更多客户 。 传统SOA推进的不顺利 , 在于其较为呆板的形式 , 一是数据汇总于企业服务总线(ESB)的模式过于低效 , 二是技术实现需要较为严格的标准 , 这限制了企业的选择 。 微服务则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 , 服务发现的机制 , 效率更高 , 技术选择也更为灵活 , 更有利于团队能量的爆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