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罗辑思维( 五 )

每一个阶层的人想要突破自己认知水平的限制达到更高的阶层都是很难的事儿,它就像一个牢笼一样,把你死死地锁在里面,看不清更高阶层的人是怎么想问题、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

我们还是拿美国来说,美国底层人民的教育的目标为了让他们能够得着一个饭碗,说白了就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工具。他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人,他是为了培养一种工具。”

我把Nana文章里的内容摘录在这里(全文链接放在最后):

“这个结论,就是典型的罗氏说白了型结论。

第一,上哈佛这三条路的论点,都是正确的。如果飞鱼菲尔普斯要上美国的哪个大学,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学校会有不收的道理。校友的子弟,非常优秀的学生,上哈佛的也有的是。潘石屹的小孩在Phillips Academy,在美国几乎是排名第一的私立学校,这个学校比哈佛还难进,父亲已经给哈佛捐款一千五百万美元。如果邵逸夫爵士的后代要上北大,我想也是不难的。

但这一二三点,得不出美国教育分层是铁门槛的结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