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巨头挖了中国芯片地基, 国人却拍手叫好: 破产是你的最终归宿( 二 )


切割晶圆的基础材料——硅棒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国 , 去年产量约为188亿片 , 占全球产量的83% 。 产量大虽然大 , 但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纯度较低的光伏发电硅片 , 12英寸晶圆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 高端晶圆被日德美韩垄断 , 其中日本信越、Sumco两大晶圆厂就占了53%的市场份额 。

2016年“电池门”导致三星智能手机业务收益锐减 , 于是它们通过轰抬存储芯片价格的方式来弥补损失 , 从而导致内存、硬盘价格急剧攀升 。 在这种情况下 , 为三星提供晶圆无疑收益更高 , 因此今年5月Sumco就砍掉中国长江存储的订单 , 优先给国外大厂供货 , 这无疑给正力图实现存储芯片国产化的长江存储当头一棒 。

中国12英寸晶圆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日本公司敢有这种举动 , 显然是吃定了中国无法生产大尺寸、高纯度晶圆 , 就算砍掉长江存储的订单 , 我们也只能徒叹奈何拿它没办法 。 然而历史再次证明了岛国人格局之狭小 , 目光之短浅:日前 , 中国晶圆大厂新昇表示 , 该公司生产的12英寸晶圆已经通过认证 , 年底将实现10万片/月的产能 , 而最终产能高达60万片/月 , 这正好和我国目前每月晶圆需求量相当 , 也就是说中国晶圆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自给自足 , 等到那时破产将是日本晶圆企业唯一的出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