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这一年,风口危局隐而未发( 二 )

资本市场也热潮翻涌,5G概念股,如东方通信、超讯通信、贝通信、铭普光磁、飞荣达等相继大涨,在全球一片惨绿中“风景独好”。

当然,政策与资本只是“锦上添花”,我们还是要先梳理一下,产业端究竟在2018年做了什么?

1.标准博弈告一段落,正式商用启航

2017年12月,3GPP 5G非独立组网标准正式完成并发布;2018年6月,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5G标准——3GPP 5G独立组网标准也正式完成并发布,这被视为5G的“破壳”时刻。

与此同时,华为、中兴等技术服务商也发布了全新一代技术产品,比如3GPP标准的5G商用芯片巴龙5G01和商用终端华为5G CPE等。

政策方面,2018年工信部也加快了5G系列频率的规划进度,印发2018年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要点,推进无线电管理全流程的制度保障。

标准话语权的锚定,基础技术与政策支持的快速跟进,也标志着,5G的产业焦点已经从标准之争、专利之争,转为商用领域的部署竞速。

2.智慧基建大步快跑,运营商各自亮肌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