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定乾坤”!虹膜识别技术取得新进展,行业未来可期?(附股)( 二 )

其次 , 指纹可被复制 , 甚至可利用死亡者指纹进行识别 , 而虹膜识别技术需要较强的生物活性 , 人类的虹膜结构会因生命活性改变而发生变化 。 仅一个虹膜就约有266个量化特征点 , 而一般的生物识别技术只有13个到60个特征点 。 可以说 , 虹膜识别的精确度在生物识别领域仅次于DNA 。

当下 , 指纹、人脸识别相对较为常用 , 虹膜识别主要应用于金融、医疗、安检、安防、特种行业考勤与门禁、工业控制行业内对精确度有高要求的细分领域 。 但随着技术迭代 , 人们对隐私安全的要求提高 , 虹膜识别普及化也是不意外的 。

目前已有三个国家印度、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将虹膜作为国民身份证的标志 , 印度会给每个人分配编号采集虹膜 , 已有约 10 亿的采集规模 。 三星方面也在Note7、S8、S8+系列产品上搭载了虹膜识别 。

市场规模方面 ,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虹膜识别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 , 全球生物识别技术中 , 虹膜识别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 位于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之后 。 但从增速来看 , 全球虹膜识别市场发展更为迅速 , 预计到2020年 , 市场份额将超越人脸识别排名第二 。 且据市场调研机构Marketsand Markets的一份报告 , 虹膜识别市场2020年将达到36.279亿美元 , 2015年-2020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4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