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张小龙4小时的演讲:讲了微信的原动力,回应了微信7.0为什么要这么改( 四 )

当我想到如何做一个让大众阅读的产品,只有社交才会有这个机会让人人都是阅读,这时做的是社交的延续,人会因为社交阅读,而不是因为学习而阅读。但你很可能推荐一篇强化你的人设的内容,而不是你真正认为的好内容。

“好看”里的内容以文章为聚合。一篇文章有20个好友都看过评论过,大家是可以在里面讨论起来的。

订阅号不是信息流,不是往下划的内容,就是信息流了。

微信为什么不做节日运营?

朋友说“微信是互联网界的一个异类”,我看到这句话,很惊讶也很自豪,自豪是与众不同,是优秀的代名词;惊讶的是,微信的不同,是做产品的底线不同。因为更多的产品不把自己的产品当做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做用户看待。

微信为什么与众不同,并坚持一些无法理解的原则?微信不做节日运营,被认为是微信的克制,但微信的词典里没有克制这个词,只是在遵循好的产品的原则。不做,是因为破坏了原则,所以不做。

用户每天看到的微信都一样,春节来了,很多app页面都会换了,红的黄的,像番茄炒蛋一样,但微信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变过。

推荐阅读